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目录 | 第11-13页 |
表目录 | 第13-14页 |
1 绪论 | 第14-21页 |
·引言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2 移动信标辅助的适应性定位算法 | 第21-44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相关工作 | 第22-24页 |
·问题描述 | 第24-28页 |
·移动信标定位问题 | 第24页 |
·基于贝叶斯滤波器的问题描述 | 第24-26页 |
·基于粒子滤波器的问题描述 | 第26-28页 |
·算法描述 | 第28-38页 |
·MBL定位算法描述 | 第28-34页 |
·A-MBL定位算法描述 | 第34-38页 |
·评估 | 第38-43页 |
·假设 | 第38-39页 |
·算法参数 | 第39-40页 |
·算法比较 | 第40-41页 |
·不规则性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3 移动信标辅助的高效的自适应性定位算法 | 第44-63页 |
·引言 | 第44-46页 |
·相关工作 | 第46-47页 |
·算法描述 | 第47-49页 |
·假设 | 第47页 |
·定位算法A-MBL | 第47-49页 |
·核心问题 | 第49-56页 |
·动态模型 | 第49-53页 |
·邻居观察 | 第53-55页 |
·自适应机制 | 第55-56页 |
·评估 | 第56-62页 |
·动态模型 | 第57-59页 |
·邻居观察 | 第59-60页 |
·定位算法SA-MBL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4 移动信标辅助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和连接性观察的定位算法 | 第63-83页 |
·引言 | 第63-65页 |
·相关工作 | 第65-66页 |
·算法描述 | 第66-77页 |
·定位方案MRC | 第66-68页 |
·移动信标的轨迹 | 第68-69页 |
·规则的无线传输模型 | 第69-74页 |
·不规则的无线传输模型 | 第74-77页 |
·评估 | 第77-82页 |
·假设 | 第77-78页 |
·与经典的非测距定位算法的比较 | 第78-79页 |
·与基于连接性的移动节点辅助非测距定位算法的比较 | 第79-80页 |
·与接收信号强度辅助的非测距定位算法的比较 | 第80-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5 基于压缩采样非测距定位算法 | 第83-92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相关工作 | 第84-85页 |
·压缩传感背景 | 第85页 |
·算法描述 | 第85-89页 |
·假设 | 第85-86页 |
·稀疏空间 | 第86-87页 |
·稠密空间 | 第87-88页 |
·二元矩阵的RIP | 第88-89页 |
·评估 | 第89-91页 |
·精度 | 第89页 |
·稠密空间 | 第89-90页 |
·密度空间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6 基于二阶锥形规划法的测距定位算法 | 第92-106页 |
·引言 | 第92-93页 |
·相关工作 | 第93页 |
·算法描述 | 第93-100页 |
·公式化表述 | 第93-95页 |
·公式化的SeDuMi形式 | 第95-100页 |
·理论分析 | 第100-102页 |
·评估 | 第102-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7 结论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作者简历 | 第113-114页 |
科研成果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