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传统乐教思想内涵提炼 | 第13-20页 |
2.1 乐教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1 人生而静 | 第14页 |
2.1.2 感物而动 | 第14-15页 |
2.1.3 导情节欲 | 第15页 |
2.2 乐教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15-18页 |
2.2.1 以音乐调和人性——乐和人心 | 第16页 |
2.2.2 以音乐完善人格——乐善民心 | 第16-17页 |
2.2.3 以音乐感悟人伦——乐通伦理 | 第17页 |
2.2.4 以音乐维护人际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乐者,天地之和也” | 第17-18页 |
2.3 乐教的目的 | 第18-20页 |
2.3.1 陶冶性情 | 第18页 |
2.3.2 社会安定 | 第18-20页 |
第3章 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分析 | 第20-28页 |
3.1 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 第20-23页 |
3.1.1 政治意识淡薄 | 第20-21页 |
3.1.2 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 第21-22页 |
3.1.3 组织纪律性不强 | 第22页 |
3.1.4 热爱音乐,但较少发挥音乐教化功能 | 第22-23页 |
3.2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2.1 教师理论讲解为主,形式单一 | 第24页 |
3.2.2 学生活动参与度低,成效不高 | 第24-25页 |
3.3 乐教思想与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 第25-28页 |
3.3.1 乐教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同 | 第26页 |
3.3.2 乐教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相融 | 第26-27页 |
3.3.3 乐教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情感相通 | 第27-28页 |
第4章 “乐教思想”在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之实例分析 | 第28-43页 |
4.1 乐教思想在团学活动中的运用 | 第28-33页 |
4.1.1 乐教思想在团学活动中运用方法 | 第28-30页 |
4.1.2 乐教思想在团学活动中的具体案例——以一次主题团队活动的开展为实例 | 第30-32页 |
4.1.3 乐教思想在团学活动中的运用成效 | 第32-33页 |
4.2 乐教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第33-36页 |
4.2.1 乐教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方法 | 第33-34页 |
4.2.2 乐教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案例——以一节声乐教学课为实例 | 第34-36页 |
4.2.3 乐教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成效 | 第36页 |
4.3 乐教思想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 | 第36-38页 |
4.3.1 乐教思想在艺术实践中运用方法 | 第36-37页 |
4.3.2 乐教思想在艺术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以一次去劳教所慰问演出为例 | 第37-38页 |
4.3.3 乐教思想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成效 | 第38页 |
4.4 乐教思想在主题班会中的运用 | 第38-40页 |
4.4.1 乐教思想在主题班会中运用方法 | 第39页 |
4.4.2 乐教思想在主题班会中的具体案例——以一次主题班会的开展为实例 | 第39-40页 |
4.4.3 乐教思想在主题班会中的运用成效 | 第40页 |
4.5 乐教思想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的运用 | 第40-43页 |
4.5.1 乐教思想在日常校园生活中运用方法 | 第41页 |
4.5.2 乐教思想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的具体案例——以某校日常校园生活的开展为实例 | 第41页 |
4.5.3 乐教思想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的运用成效 | 第41-43页 |
第5章 运用乐教思想改进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 第43-48页 |
5.1 高度重视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 | 第43-44页 |
5.2 树立正确的乐教思想理念 | 第44-45页 |
5.3 更新教学手段,促进乐教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 第45-46页 |
5.4 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增强音乐教育的感染力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