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污染源解析和水质模拟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污染源识别与分类第11-13页
        1.2.2 水质评价第13-14页
        1.2.3 水质模型第14-16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34页
    2.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1.1 前进渠水质监测第19页
        2.1.2 污染源解析第19页
        2.1.3 水体水质评价第19页
        2.1.4 水体水质模拟第19-20页
    2.2 前进渠环境条件调查第20-23页
        2.2.1 地理位置第20-21页
        2.2.2 气候条件第21-22页
        2.2.3 已完成整治工程第22-23页
    2.3 研究方法第23-34页
        2.3.1 监测断面设置方法第23-24页
        2.3.2 水质监测方法第24页
        2.3.3 污染源解析第24-29页
        2.3.4 水质评价第29-34页
第三章 污染源解析研究第34-39页
    3.1 污染源解析概念第34页
    3.2 污染源解析方法第34-35页
    3.3 指标解析第35-39页
        3.3.1 针对COD解析第36-37页
        3.3.2 针对氨氮解析第37页
        3.3.3 针对总磷解析第37-38页
        3.3.4 指标解析结果第38-39页
第四章 水质评价第39-46页
    4.1 单因子指数法第39-42页
    4.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第42-43页
    4.3 模糊评价法第43-45页
    4.4 水质评价结果第45-46页
第五章 模型建立与运行第46-61页
    5.1 水工建筑物和地形第46-48页
        5.1.1 涵洞第46页
        5.1.2 桥梁第46-47页
        5.1.3 溢流口第47-48页
    5.2 模型接入第48-51页
        5.2.1 河网概化第48-49页
        5.2.2 断面概化第49-50页
        5.2.3 边界概化第50-51页
        5.2.4 模拟时段第51页
    5.3 模型运行第51-61页
        5.3.1 模型基础断面数据输入第52页
        5.3.2 模型率定和验证第52-57页
        5.3.3 模拟运行结果及结果分析第57-61页
第六章 结论第61-62页
第七章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croRNA-33调控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力学生物学机制研究
下一篇:RelA/p65在肌腱粘连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