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前言 | 第11页 |
·杂多酸概述 | 第11-16页 |
·杂多酸的酸性质 | 第12-13页 |
·杂多酸盐的酸性质 | 第13页 |
·杂多酸(盐)的催化作用特点 | 第13-14页 |
·杂多酸(盐)的固载研究 | 第14-16页 |
·凹凸棒土概述 | 第16-21页 |
·凹凸棒土的矿物学特征 | 第16-18页 |
·凹凸棒土的吸附性能 | 第18页 |
·凹凸棒土的催化及载体性能 | 第18-19页 |
·其他 | 第19页 |
·凹凸棒土的改性 | 第19-21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1页 |
第二章 凹凸棒土的酸改性和有机硅烷化改性及表征 | 第31-53页 |
·前言 | 第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9页 |
·凹凸棒土原矿酸活化评价 | 第35-41页 |
·凹凸棒土的硅烷偶联剂改性 | 第4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第三章 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对磷钨酸的固载研究 | 第53-73页 |
·前言 | 第53-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9页 |
·吸附磷钨酸前后样品表征 | 第55-61页 |
·固载条件对磷钨酸吸附的考察 | 第61-63页 |
·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 | 第63-67页 |
·吸附机理探讨 | 第67-69页 |
·HPW/KH550-Pa 和HPW/KH792-Pa 的稳定性研究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四章 固载磷钨酸铯盐催化合成油酸甲酯的研究 | 第73-85页 |
·前言 | 第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实验材料 | 第73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73-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1页 |
·FTIR 光谱分析 | 第75-76页 |
·XRD 分析 | 第76-77页 |
·TEM 分析 | 第77页 |
·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 | 第77-78页 |
·反应物醇酸摩尔比的影响 | 第78-79页 |
·催化剂用量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 | 第79页 |
·吸水剂分子筛4A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 | 第79-80页 |
·CsHPW 在凹凸棒表面的固载机理 | 第80页 |
·CsHPW 催化油酸甲酯合成机理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第五章 固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乙酸丁酯、油酸甲酯的研究 | 第85-106页 |
·前言 | 第85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85-87页 |
·实验材料 | 第85-86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86页 |
·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 | 第86页 |
·固载催化剂在乙酸丁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 第86页 |
·固载催化剂在油酸甲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 第86-87页 |
·催化剂的电位测定 | 第8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2页 |
·固载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87-90页 |
·固载催化剂在乙酸丁酯合成中的催化活性 | 第90-97页 |
·固载催化剂在油酸甲酯合成中的催化活性 | 第97-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8-10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