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耦合近场动力学理论的材料裂纹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PD理论的基本模型的构建 | 第14-24页 |
2.1 近场动力学理论简介 | 第14-16页 |
2.2 近场动力学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16-19页 |
2.3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9-20页 |
2.4 脆性材料裂纹分析实例 | 第20-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热耦合近场动力学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4-40页 |
3.1 基于热耦合近场动力学理论本构函数的建立 | 第24-30页 |
3.1.1 本构函数的推导 | 第26-27页 |
3.1.2 键断裂准则 | 第27-28页 |
3.1.3 材料的局部损伤 | 第28页 |
3.1.4 变形能密度及损伤释放能量密度 | 第28-29页 |
3.1.5 材料常数的选择 | 第29-30页 |
3.2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0-35页 |
3.2.1 数值方法简介 | 第30-31页 |
3.2.2 固定高斯点积分方法 | 第31-34页 |
3.2.3 量减因子 | 第34-35页 |
3.3 应用分析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动态监测系统设计以及在PD理论中的应用 | 第40-50页 |
4.1 监测系统简介 | 第40页 |
4.2 压力监测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40-43页 |
4.2.1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41-42页 |
4.2.2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42-43页 |
4.2.3 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 | 第43页 |
4.3 压力监测系统程序设计 | 第43-45页 |
4.4 实验结果仿真与分析 | 第45-46页 |
4.4.1 电路模拟仿真 | 第45页 |
4.4.2 实际监测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5 实验数据在近场动力学中的应用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热耦合近场动力学模拟仿真实例 | 第50-60页 |
5.1 仿真环境简介 | 第50-51页 |
5.1.1 C语言环境下的数值模拟 | 第50-51页 |
5.1.2 MATLAB可视化分析 | 第51页 |
5.2 数值模拟过程及仿真分析 | 第51-59页 |
5.2.1 选取模型及离散化 | 第51-54页 |
5.2.2 动态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 | 第54页 |
5.2.3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5.2.4 相同载荷下不同缺陷形状的变形分析 | 第56-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3页 |
6.1 总结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A: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