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第14-15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15-16页 |
(四) 本文的创新性 | 第16-18页 |
一、涉外消费者合同的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一) 涉外消费者合同的基本理论 | 第18-22页 |
1. 涉外消费者合同定义界定 | 第18-21页 |
2. 涉外消费者合同的特殊性 | 第21-22页 |
(二) 涉外消费者合同的价值理论 | 第22-24页 |
1.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价值平衡 | 第22页 |
2. 保护弱者合法利益的国际化趋势 | 第22-24页 |
二、中国涉外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与分析 | 第24-32页 |
(一) 中国涉外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 | 第24-25页 |
1. 《民法通则》等关于涉外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 | 第24页 |
2. 《法律适用法》关于涉外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 | 第24-25页 |
(二) 中国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进步方面 | 第25-27页 |
1. 消费者合同单方面意思自治具历史意义 | 第25-26页 |
2. 突破意思自治外新增经常居所地连结点 | 第26-27页 |
(三) 中国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1. 消费者单方法律选择权存疑 | 第28-29页 |
2. 模糊界定主动与被动消费者 | 第29-30页 |
3. 缺乏消费者强制性保护规则 | 第30-31页 |
4. 缺乏消费者最密切联系原则 | 第31-32页 |
三、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国际比较及发展趋势 | 第32-45页 |
(一) 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国外相关立法例及分析 | 第32-38页 |
1. 欧洲国家对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相关立法例 | 第32-33页 |
2. 亚洲国家对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相关立法例 | 第33-35页 |
3. 美洲国家对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相关立法例 | 第35-36页 |
4. 国际组织对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相关立法例 | 第36-38页 |
(二) 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各国立法例的异同 | 第38-42页 |
1. 当事人协议选择时的法律适用 | 第39-41页 |
2. 缺乏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适用 | 第41-42页 |
(三) 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国际发展趋势 | 第42-45页 |
1. 针对意思自治原则作出必要限制 | 第42页 |
2. 有利于弱者合法权益的特殊保护 | 第42-43页 |
3. 消费者惯常居所地为主要准据法 | 第43-44页 |
4. 强制性规则具有优先性法律适用 | 第44-45页 |
四、关于我国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若干建议 | 第45-51页 |
(一) 当事人法律选择权的保护与限制 | 第45-46页 |
(二) 区分主动与被动消费者具体内涵 | 第46-47页 |
(三) 消费者经常居所地作为强制规则兜底 | 第47-49页 |
(四) 发挥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补缺作用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