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双边贸易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4页 |
2.1.2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4-15页 |
2.1.3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5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2.1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研究 | 第15-16页 |
2.2.2 贸易竞争力和互补性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2.3 对引力模型和贸易潜力测算的研究 | 第18-20页 |
2.2.4 文献述评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1-43页 |
3.1 中国和中亚整体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21-27页 |
3.1.1 中国与中亚地区农产品贸易整体分析 | 第21-22页 |
3.1.2 中国对中亚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概况 | 第22-24页 |
3.1.3 中国从中亚五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24-27页 |
3.2 中国与中亚五国分国别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27-40页 |
3.2.1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27-30页 |
3.2.2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30-33页 |
3.2.3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33-35页 |
3.2.4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35-38页 |
3.2.5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38-40页 |
3.3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3.3.1 双边贸易额较小并且贸易失衡 | 第40-41页 |
3.3.2 产品结构较为集中 | 第41页 |
3.3.3 市场结构失衡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竞争力与互补性分析 | 第43-51页 |
4.1 竞争力分析 | 第43-47页 |
4.2 贸易结合度 | 第47-48页 |
4.3 贸易互补性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1-61页 |
5.1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 第51-53页 |
5.1.1 引力模型构建 | 第51页 |
5.1.2 变量选取以及符号预测 | 第51-52页 |
5.1.3 数据来源 | 第52-53页 |
5.2 引力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53-56页 |
5.2.1 对进出口总额的回归 | 第53-55页 |
5.2.2 对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回归 | 第55-56页 |
5.3 贸易潜力测算 | 第56-60页 |
5.3.1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 | 第56-58页 |
5.3.2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 | 第58-59页 |
5.3.3 中国从中亚五国进口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1-64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1-64页 |
6.2.1 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贸易发展环境 | 第61-62页 |
6.2.2 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信息服务和协调功能 | 第62页 |
6.2.3 重视品牌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 第62页 |
6.2.4 引导企业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 第62-63页 |
6.2.5 打造农产品跨境电商试点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