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季节性冻融期坡面白浆土有效磷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冻融作用对磷素的影响第11-12页
        1.2.2 坡向对磷素的影响第12-13页
        1.2.3 坡位对磷素的影响第13-14页
        1.2.4 土壤深度对磷素的影响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2.1 试验材料第18-19页
    2.2 白浆土分布及冻融特性第19页
    2.3 测定方法第19-21页
    2.4 分析方法第21-22页
第三章 季节性冻融期坡向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第22-31页
    3.1 季节性冻融期坡向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第22-25页
    3.2 季节性冻融期坡向对pH、有机质、电导率和含水量影响第25-29页
    3.3 土壤有效磷含量与pH、有机质、电导率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第29-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季节性冻融期坡位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第31-41页
    4.1 季节性冻融期坡位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第31-34页
    4.2 季节性冻融期坡位对pH、有机质、电导率和含水量的影响第34-38页
    4.3 季节性冻融期有效磷与pH、电导率、有机质和含水量的相关性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土壤深度有效磷含量分布第41-47页
    5.1 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土壤深度有效磷含量分布第41-43页
    5.2 季节性冻融期对不同土壤深度有效磷相关指标的影响第43-45页
    5.3 季节性冻融期有效磷与pH、电导率、有机质和含水量的相关性第45-46页
    5.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6.1 结论第47页
    6.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旋耕秸秆还田条件下增氮对土壤养分、生物指标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荧光探针的2,4,6-三硝基苯酚快速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