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旋耕秸秆还田条件下增氮对土壤养分、生物指标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前言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氮对农作物的生理生长影响第13-14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4.1 秸秆还田与土壤的化学性质第14-15页
        1.4.2 秸秆还田与土壤的物理性质第15页
        1.4.3 秸秆还田与土壤的微生物性质第15-16页
        1.4.4 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16-17页
        1.4.5 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氮素效率的影响第17页
        1.4.6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的影响第17-19页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2.1 试验材料第19页
    2.2 试验设计第19页
    2.3 测定指标第19-20页
        2.3.1 微生物数量第19-20页
        2.3.2 土壤酶活性第20页
        2.3.3 土壤养分第20页
        2.3.4 物理性状第20页
    2.4 数据处理第20-21页
结果分析第21-47页
    3.1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的影响第21-24页
        3.1.1 土壤容重第21-22页
        3.1.2 土壤孔隙度第22-24页
    3.2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4-25页
    3.3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25-28页
        3.3.1 不同施氮量下对土壤中真菌的影响第25-26页
        3.3.2 不同施氮量下对土壤中细菌的影响第26-27页
        3.3.3 不同施氮量下对土壤中放线菌的影响第27-28页
    3.4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8-32页
        3.4.1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第28-29页
        3.4.2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3.4.3 不同施氮量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4.4 不同施氮量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3.5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32-38页
        3.5.1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第32-33页
        3.5.2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第33-35页
        3.5.3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第35-36页
        3.5.4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36-38页
    3.6 动态采样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2016年)第38-43页
        3.6.1 同一测定时期增氮处理的相关性第38-40页
        3.6.2 同一增氮处理的时间动态相关性第40-43页
    3.7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对玉米产量、穂位、茎粗的影响第43-47页
        3.7.1 产量第43-44页
        3.7.2 穗位高度及茎粗变化第44-47页
结论与讨论第47-50页
    4.1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影响土壤物理性状第47页
    4.2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第47页
    4.3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影响土壤酶活性第47-48页
    4.4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影响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第48页
    4.5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酶活性、速效养分含量间存在相关性第48页
    4.6 秸秆还田配施氮素影响玉米产量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放社区安全防控研究
下一篇:季节性冻融期坡面白浆土有效磷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