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观测(测验)论文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鄱阳湖湿地潜在蒸散发量遥感估算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蒸散发量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蒸散发量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1-12页
        1.2.2 蒸散发量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选题来源第12-13页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3-14页
        1.4.1 研究目标第13页
        1.4.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鄱阳湖湿区域地概况及基础数据第15-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5页
    2.2 基础数据第15-18页
        2.2.1 遥感数据第15-17页
        2.2.2 气象数据第17-18页
    2.3 数据预处理第18-21页
        2.3.1 气象数据预处理第18-19页
        2.3.2 遥感数据预处理第19-21页
    2.4 鄱阳湖湿地土地利用分类第21-28页
        2.4.1 分类标准第22页
        2.4.2 监督分类第22-23页
        2.4.3 分类结果第23-26页
        2.4.4 分类精度验证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Penman-Monteith模型的构建与鄱阳湖湿地ET0验证第29-51页
    3.1 潜在蒸散发(ET0)的估算第29-30页
    3.2 地表参数的确定第30-32页
        3.2.1 植被归一化NDVI第30-31页
        3.2.2 地表比辐射率第31页
        3.2.3 地表反照率第31-32页
    3.3 确定能量平衡分量第32-33页
        3.3.1 净辐射Rn第32-33页
        3.3.2 土壤热通量G第33页
    3.4 鄱阳湖湿潜在蒸散量时空分布规律第33-38页
        3.4.1 月均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第34-36页
        3.4.2 四季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第36-38页
        3.4.3 年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第38页
    3.5 不同地物类型的潜在蒸发量第38-45页
        3.5.1 不同地物类型的月均潜在蒸发量第39-42页
        3.5.2 不同地物类型的季度潜在蒸发量第42-44页
        3.5.3 不同地物类型的年潜在蒸发量第44-45页
    3.6 精度验证第45-49页
        3.6.1 气象站数据验证第45-47页
        3.6.2 水体蒸发模型验证数据第47-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鄱阳湖湿地潜在蒸散发量的影响因子及相关性分析第51-61页
    4.1 地表参数与潜在蒸散发的结果分析第51-56页
        4.1.1 潜在蒸散发量与NDVI之间的关系第51-52页
        4.1.2 四年气象因子整体变化趋势图第52-53页
        4.1.3 气象因子影响对潜在蒸散发量的影响第53-56页
    4.2 气象因子对潜在蒸散发的影响分析第56-60页
        4.2.1 潜在蒸散发量与月平均日照时数之间关系第56-57页
        4.2.2 潜在蒸散发量与月均气温之间关系第57-58页
        4.2.3 潜在蒸散发量与月均气压之间关系第58页
        4.2.4 潜在蒸散发量与月均风速间关系第58-59页
        4.2.5 潜在蒸散发量与相对湿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第59-60页
    4.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附录第71-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子支持向量机模型改进及其在径流预报中的应用
下一篇:山洪灾害预警广播设备工况动态监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