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化左心耳封堵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房颤 | 第13-15页 |
1.1.1 房颤的危害 | 第13-14页 |
1.1.2 房颤的治疗 | 第14-15页 |
1.2 左心耳封堵系统 | 第15-22页 |
1.2.1 封堵系统基本结构 | 第15-16页 |
1.2.2 封堵系统类型 | 第16-22页 |
1.2.3 封堵器械的不足与改进 | 第22页 |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1.3.1 左心耳封堵器的设计与制作 | 第22-23页 |
1.3.2 左心耳封堵器的体外实验及模拟装置 | 第23-24页 |
1.3.3 左心耳封堵器的体外验证 | 第24-25页 |
第2章 基于左心耳形态学分析的特性化参数设计 | 第25-4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6-35页 |
2.2.1 左心耳成像方法 | 第26-27页 |
2.2.2 心脏与左心耳模型构建及特征参数提取 | 第27-33页 |
2.2.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35-46页 |
2.3.1 左心耳分型及相关性分析 | 第35-41页 |
2.3.2 左心耳各参数组间差异性检验 | 第41-43页 |
2.3.3 左心耳各参数线性回归分析 | 第43-45页 |
2.3.4 左心耳各型号封堵器尺寸设置 | 第45-46页 |
2.4 讨论 | 第46-47页 |
2.5 结论 | 第47-49页 |
第3章 封堵器制作及结构性能测试 | 第49-81页 |
3.1 左心耳封堵器的设计及制作 | 第49-58页 |
3.1.1 封堵器丝材选择 | 第49-51页 |
3.1.2 第一代左心耳封堵器 | 第51页 |
3.1.3 封堵器设计优化 | 第51-55页 |
3.1.4 封堵器工艺流程 | 第55-58页 |
3.2 左心耳封堵器机械性能及结构安全性测试 | 第58-64页 |
3.2.1 封堵器的表面质量评估 | 第58-59页 |
3.2.2 封堵伞拉脱力测试 | 第59-61页 |
3.2.3 封堵盘弹性压缩测试 | 第61-63页 |
3.2.4 连接装配性能测试 | 第63-64页 |
3.3 输送鞘管设计及制作 | 第64-78页 |
3.3.1 血管壁力学性能测试 | 第65-71页 |
3.3.2 封堵盘完全压缩测试 | 第71-72页 |
3.3.3 封堵盘的纵向性能测试 | 第72-73页 |
3.3.4 输送鞘管参数设计 | 第73-74页 |
3.3.5 封堵器释放测试 | 第74-78页 |
3.4 讨论 | 第78-7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4章 封堵器体外脉动循环实验 | 第81-99页 |
4.1 左心耳封堵器体外脉动循环实验台设计 | 第81-91页 |
4.1.1 实验台功能原理及等效结构设计 | 第81-83页 |
4.1.2 控制与监测系统设计 | 第83-86页 |
4.1.3 实验管理系统设计 | 第86-87页 |
4.1.4 左心耳封堵器体外脉动循环实验台测试 | 第87-91页 |
4.2 左心耳封堵器体外封堵实验测试 | 第91-97页 |
4.2.1 实验准备 | 第92-93页 |
4.2.2 测试流程 | 第93-95页 |
4.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95-97页 |
4.3 讨论 | 第97-9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