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文域彩色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方法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原始域的可逆数据隐藏技术 | 第14-15页 |
1.2.2 密文域的可逆数据隐藏技术 | 第15-17页 |
1.2.3 图像加密技术 | 第17-18页 |
1.3 现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与安排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 | 第21-28页 |
2.1 密文域彩色图像可逆数据隐藏原理 | 第21-23页 |
2.1.1 密文域彩色图像可逆数据隐藏算法框架 | 第21页 |
2.1.2 密文域彩色图像可逆数据隐藏的应用 | 第21-22页 |
2.1.3 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 第22-23页 |
2.2 混沌映射加密算法原理 | 第23-24页 |
2.2.1 Logistic混沌异或加密 | 第24页 |
2.2.2 Logistic混沌置乱加密 | 第24页 |
2.3 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数据嵌入原理 | 第24-25页 |
2.4 直方图平移原理 | 第25-26页 |
2.5 定位图与波动阈值原理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鲁棒的密文彩色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方法 | 第28-38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算法原理描述 | 第28-31页 |
3.2.1 算法模型基本框架 | 第28-29页 |
3.2.2 图像加密 | 第29页 |
3.2.3 数据嵌入 | 第29-30页 |
3.2.4 图像解密 | 第30页 |
3.2.5 数据提取与图像恢复 | 第30-31页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7页 |
3.3.1 实验坏境 | 第31页 |
3.3.2 加密性能分析 | 第31-33页 |
3.3.3 算法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3.3.4 图像感知质量与嵌入容量分析 | 第34-35页 |
3.3.5 鲁棒性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自适应的密文彩色图像可逆数据隐藏算法 | 第38-48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算法原理描述 | 第38-41页 |
4.2.1 算法模型基本框架 | 第38-39页 |
4.2.2 图像加密 | 第39页 |
4.2.3 数据嵌入 | 第39-40页 |
4.2.4 图像解密 | 第40-41页 |
4.2.5 数据提取与图像恢复 | 第41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7页 |
4.3.1 实验环境 | 第41-42页 |
4.3.2 加密性能分析 | 第42页 |
4.3.3 图像感知质量与嵌入容量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4.3.4 鲁棒性分析 | 第44-45页 |
4.3.5 波动阈值与峰值信噪比嵌入容量关系分析 | 第45-46页 |
4.3.6 安全性分析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