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21页 |
| 一、普利策特稿的叙事主体 | 第21-26页 |
| (一) 叙事主体中的“我” | 第21-22页 |
| (二) “我”是故事外的旁观者,不介入叙事 | 第22-23页 |
| (三) “我”是故事中的亲历者,进行体验式采访 | 第23-25页 |
| (四) “我”是故事中的在场者,适当介入叙事 | 第25-26页 |
| 二、普利策特稿的叙事动机 | 第26-31页 |
| (一) 守护公共利益 | 第27-28页 |
| (二) 注重人文关怀 | 第28-31页 |
| 三、普利策特稿的叙事立场 | 第31-37页 |
| (一) 重视新闻职业精神 | 第31-33页 |
| (二) 侧重国内报道 | 第33页 |
| (三) 强调文学性 | 第33-37页 |
| 四、普利策特稿的叙事角度 | 第37-46页 |
| (一) 全知视角 | 第38-39页 |
| (二) 限知视角 | 第39-45页 |
| (三) “纯客观”视角 | 第45-46页 |
| 五、普利策特稿的聚焦与盲点 | 第46-52页 |
| (一) 普利策特稿的聚焦 | 第46-49页 |
| (二) 普利策特稿的盲点 | 第49-52页 |
| 结语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普利策特稿研究样本及参考链接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