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南极微藻 | 第12-14页 |
·南极微藻的研究背景 | 第12页 |
·南极微藻的生长环境 | 第12页 |
·南极微藻的生态学意义 | 第12-13页 |
·南极微藻的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展望 | 第14页 |
·谷胱甘肽的性质及生理功能 | 第14-15页 |
·谷胱甘肽和抗氧化 | 第14-15页 |
·谷胱甘肽和信号转导 | 第15页 |
·谷胱甘肽还原酶 | 第15-16页 |
·谷胱甘肽还原酶的生物学意义 | 第15页 |
·GR 的分布及其原因 | 第15-16页 |
·植物中GR 的功能研究 | 第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2 谷胱甘肽还原酶全长基因的克隆 | 第18-33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藻种来源 | 第18页 |
·质粒载体和受体菌 | 第18页 |
·工具酶及试剂盒 | 第18-19页 |
·主要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藻的培养 | 第20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20页 |
·ICE-L GR 基因的RACE 克隆 | 第20-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总RNA 的质量鉴定 | 第27-28页 |
·cDNA 一链的合成 | 第28页 |
·ICE-L GR 基因全长cDNA 序列的克隆 | 第28-29页 |
·GR 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 第29-31页 |
·ICE-L GR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Chlamydomonas sp. ICE-L RNA 提取成功的关键 | 第32页 |
·简并引物的合理设计及选择 | 第32-33页 |
3 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3-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藻种与培养基 | 第33页 |
·质粒与受体菌 | 第33页 |
·主要工具酶及试剂盒 | 第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40页 |
·重组质粒pET-GR 构建 | 第35-38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提取 | 第38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38-39页 |
·基因工程重组表达菌株的诱导表达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ICE-L GR 基因ORF 的扩增 | 第40页 |
·质粒提取结果 | 第40页 |
·pET-21a 空质粒双酶切和PCR 产物双酶切 | 第40-41页 |
·菌落PCR 筛选阳性克隆与重组质粒酶切结果 | 第41-42页 |
·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42页 |
·GR 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摸索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4 衣藻ICE-L 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表达研究 | 第46-51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引物设计 | 第46-47页 |
·实验设计 | 第47页 |
·总RNA 的DNase I 消化 | 第47页 |
·扩增效率的确定 | 第47-48页 |
·GR 的荧光定量PCR | 第48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Chlamydomonas sp. ICE-L GR 基因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分析 | 第48-49页 |
·Chlamydomonas sp. ICE-L GR 基因在不同 CdCl_2 浓度下的表达分析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南极衣藻 Chlamydomonas sp. ICE-L GR 基因克隆 | 第51页 |
·南极衣藻 Chlamydomonas sp. ICE-L GR 原核表达 | 第51页 |
·南极衣藻 Chlamydomonas sp. ICE-L GR Real-time PCR 表达分析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