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ZrNiSn基热电材料与器件 | 第14-18页 |
1.2.1 ZrNiSn基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2.3 热电器件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1.3 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在热电材料与器件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1.3.1 三维喷涂成形技术 | 第19页 |
1.3.2 喷墨技术 | 第19页 |
1.3.3 激光烧结技术(选区激光熔化) | 第19-20页 |
1.4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 | 第20-22页 |
1.4.0 选区激光熔化在热电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 第20-21页 |
1.4.1 选区激光熔化在热电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2 选区激光熔化应用于热电材料中的挑战 | 第22页 |
1.5 论文的选题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备 | 第24-30页 |
2.1 实验流程 | 第24-25页 |
2.2 材料合成与制备设备 | 第25-27页 |
2.2.1 激光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及设备 | 第25页 |
2.2.2 等离子活化烧结及其设备 | 第25-26页 |
2.2.3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及设备 | 第26-27页 |
2.2.4 样品切割设备 | 第27页 |
2.3 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表征方法及其设备 | 第27-28页 |
2.3.1 粉体粒度分析 | 第27页 |
2.3.2 XRD分析 | 第27-28页 |
2.3.3 DSC分析 | 第28页 |
2.3.4 化学成分分析 | 第28页 |
2.3.5 微结构分析 | 第28页 |
2.4 性能测试及其设备 | 第28-30页 |
2.4.1 电导率及Seebeck系数测试及其设备 | 第28页 |
2.4.2 热导率测试及其设备 | 第28-29页 |
2.4.3 载流子浓度及迁移率测试及其设备 | 第29页 |
2.4.4 接触电阻测试及其设备 | 第29-30页 |
第3章 n型ZrNiSn热电材料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工艺的研究 | 第30-43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粉体制备工艺 | 第31-35页 |
3.3 成形工艺窗口 | 第35-42页 |
3.3.1 单道成形工艺 | 第35-38页 |
3.3.2 单层成形工艺 | 第38-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选区激光熔化过程中的化学组成、微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 第43-59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SLM过程中的成分及微结构变化规律 | 第43-50页 |
4.2.1 单一成形面的元素分布 | 第43-47页 |
4.2.2 氧化物的存在形式和形态 | 第47-49页 |
4.2.3 物相调控 | 第49-50页 |
4.3 块体的组分、微结构及性能 | 第50-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ZrNiSn热电单臂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优化 | 第59-74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ZrNiSn热电单臂的制备 | 第59-63页 |
5.2.1 金属电极的选择 | 第60-61页 |
5.2.2 取向性调控 | 第61-63页 |
5.3 SHS-SLM块体的物相、微结构、性能 | 第63-69页 |
5.3.1 物相 | 第63-64页 |
5.3.2 微结构 | 第64-65页 |
5.3.3 热电性能 | 第65-66页 |
5.3.4 退火处理对SHS-SLM样品的性能的影响 | 第66-69页 |
5.4 ZrNiSn热电单臂的成分、结构及接触电阻的表征 | 第69-73页 |
5.4.1 ZrNiSn热电单臂的结构 | 第69-70页 |
5.4.2 ZrNiSn热电单臂的组分 | 第70-72页 |
5.4.3 ZrNiSn热电单臂的接触电阻 | 第72-7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和参加会议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