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

W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8-9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8-9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9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9-14页
        一、职业倦怠理论有关研究观点第9-11页
        二、公共部门职业倦怠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公安机关警察职业倦怠研究成果第13-14页
        四、相关理论、文献的评述第14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4-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页
        三、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1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第17页
        二、警察的职业倦怠第17-18页
        三、相关概念辨析第18-19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职业压力理论第19-20页
        二、职业倦怠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W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21-24页
    第一节 W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现状第21-22页
    第二节 职业倦怠预防干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第22-24页
第四章W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实证分析第24-50页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构建第24-25页
        一、研究假设的理论依据:匹配模式第24页
        二、工作不匹配因素引起职业倦怠的差异性假设第24-25页
    第二节 W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问卷设计与资料收集第25-30页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5-27页
        二、研究样本与资料收集第27-30页
    第三节 W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第30-50页
        一、W市民警职业倦怠资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0-31页
        二、公安民警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1-34页
        三、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50页
第五章 科学消除W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对策第50-56页
    第一节 增强民警对职业倦怠的自我调节能力第50-51页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50页
        二、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第50页
        三、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第50-51页
    第二节 改善组织的管理方式,进行职业倦怠预防、监控和干预第51-54页
        一、改善组织内部人事管理方式,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的概率第51-52页
        二、正确认识民警职业倦怠问题,建立职业倦怠预防监控机制第52-54页
    第三节 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激励措施,建立职业倦怠 干预机制第54-56页
        一、根据不同人口统计学因素进行干预第54-55页
        二、根据职业倦怠的不同程度进行干预第55-56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外来人口管理研究--以无锡市W街道C社区为例
下一篇:中国辅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