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主轴集成式光纤光栅切削力测量装置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切削力测量的研究现状第10-18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切削力测量原理第20-34页
    2.1 弹性体结构及切削力形成规律第20-23页
        2.1.1 弹性体结构设计原则第20-21页
        2.1.2 切削力形成规律第21-23页
    2.2 弹性体结构应变传递规律第23-27页
        2.2.1 弹性体结构力-应变关系模型第23-26页
        2.2.2 光纤光栅应变检测原理第26-27页
    2.3 弹性体结构受力分析第27-33页
        2.3.1 力Fz作用下弹性体受力模型第27-28页
        2.3.2 力Fx作用下弹性体受力模型第28-30页
        2.3.3 力矩My作用下弹性体受力模型第30-32页
        2.3.4 扭矩T作用下弹性体受力模型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切削力测量装置设计第34-45页
    3.1 测量装置弹性体结构设计第34-39页
        3.1.1 弹性体结构网格划分第34-35页
        3.1.2 弹性体结构强度、刚度校核第35-39页
    3.2 测量装置弹性体应变分析及FBG布局第39-42页
        3.2.1 弹性体表面应变分析第39-41页
        3.2.2 FBG布局第41-42页
    3.3 测量装置多维力耦合分析第42-44页
        3.3.1 多维力解耦分析第42-43页
        3.3.2 多维力解耦矩阵分析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切削力测量装置实验研究第45-73页
    4.1 测量装置静态特性第45-49页
        4.1.1 X方向静态特性第45-46页
        4.1.2 Y方向静态特性第46-47页
        4.1.3 Z方向静态特性第47-48页
        4.1.4 扭转方向静态特性第48-49页
    4.2 测量装置静态性能指标第49-51页
        4.2.1 线性度第49-50页
        4.2.2 重复性第50页
        4.2.3 迟滞性第50-51页
    4.3 测量装置多维力耦合特性研究第51-54页
        4.3.1 多维力解耦分析第51-52页
        4.3.2 维间耦合特性研究第52-53页
        4.3.3 多维载荷共同作用耦合特性研究第53-54页
    4.4 测量装置动态实验研究第54-71页
        4.4.1 测量装置固有特性研究第55-57页
        4.4.2 测量装置径向加载动态特性研究第57-64页
        4.4.3 测量装置轴向加载动态特性研究第64-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5.1 总结第73-74页
    5.2 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0页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矩阵化的策略冲突检测与消解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可用停车位预测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