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和平县彭寨镇村规民约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文献第11-12页
        1.2.2 国内文献第12-14页
        1.2.3 文献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技术线路与方法第16-18页
        1.4.1 技术线路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概念界定第18-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非正式制度理论第19-21页
        2.2.2 村民自治理论第21-22页
第三章 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村规民约实施效果的典型案例分析第22-30页
    3.1 调查地区的基本概述第22-24页
        3.1.1 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第22页
        3.1.2 调查地区村规民约的基本情况第22-24页
    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数据第24-26页
    3.3 调查结果分析第26-30页
        3.3.1 村规民约的内容调查第26-27页
        3.3.2 村规民约执行效果调查第27-29页
        3.3.3 结果分析第29-30页
第四章 河源市彭寨镇村规民约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43页
    4.1 河源市彭寨镇村规民约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7页
        4.1.1 政府组织观念相对滞后第30-31页
        4.1.2 村规民约内容尚欠完善第31-32页
        4.1.3 村规民约制定程序不规范第32-35页
        4.1.4 村规民约执行效果很不理想第35-36页
        4.1.5 村规民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第36-37页
    4.2 河源市彭寨镇村规民约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3页
        4.2.1 传统村落文化的深远影响第37-38页
        4.2.2 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第38-39页
        4.2.3 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第39-41页
        4.2.4 村民整体素质的相对落后第41-43页
第五章 提升村规民约实施效果的对策第43-52页
    5.1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组织建设功能第43-45页
        5.1.1 明确政府指导作用第43-44页
        5.1.2 不断更新村民观念第44-45页
    5.2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内容第45-46页
        5.2.1 生产生活村风内容的完善第45页
        5.2.2 传统本土现代资源的整合第45-46页
    5.3 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程序第46-48页
        5.3.1 激发村民主体意识第46-47页
        5.3.2 规范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第47-48页
    5.4 进一步提升村规民约执行的内在效果第48-49页
        5.4.1 强化道德舆论的约束力第48-49页
        5.4.2 提升思政教育的内化作用第49页
    5.5 建立和健全执行监督机制第49-52页
        5.5.1 健全执行监督机制第49-50页
        5.5.2 培育新型素质农民第50-52页
第六章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A:调查问卷第57-60页
附录B:龙安村村规民约第60-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政府职能研究--以南雄市为例
下一篇:河源农村留守人员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