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概述 | 第11-16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筒仓的发展及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筒仓的发展方向 | 第12页 |
1.2.2 筒仓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筒仓基础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筒仓基础的基本设计原理简介 | 第16-26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平板式筏形基础设计原理 | 第16-20页 |
2.2.1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 第17页 |
2.2.2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 第17-18页 |
2.2.3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 第18页 |
2.2.4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沉降控制 | 第18-20页 |
2.3 桩基础设计原理 | 第20-25页 |
2.3.1 桩基础单桩承载力 | 第20-21页 |
2.3.2 桩基础桩身强度 | 第21-22页 |
2.3.3 桩基础承台受冲切承载力 | 第22-23页 |
2.3.4 桩基础承台受剪承载力 | 第23页 |
2.3.5 桩基础沉降量要求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某工程筒仓基础结构方案选型 | 第26-42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6-28页 |
3.2 本工程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确定 | 第28-29页 |
3.3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应力和内力 | 第29-32页 |
3.4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内力组合值的确定 | 第32-36页 |
3.4.1 荷载基本组合下传至基础顶面的组合内力设计值 | 第32-34页 |
3.4.2 荷载标准组合下传至基础顶面的组合内力标准值 | 第34-36页 |
3.5 筒仓基础的结构方案选择 | 第36-38页 |
3.5.1 环形基础 | 第36-37页 |
3.5.2 筏形基础 | 第37页 |
3.5.3 箱形基础 | 第37-38页 |
3.5.4 桩基础 | 第38页 |
3.6 本工程可选用的基础结构方案 | 第38-39页 |
3.7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 第39-41页 |
3.7.1 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 第39页 |
3.7.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第39-40页 |
3.7.3 钻孔灌注桩基础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第40-4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三种基础结构方案的承载力验算及其比较 | 第42-69页 |
4.1 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验算 | 第42-50页 |
4.1.1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 第42-45页 |
4.1.2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 第45-48页 |
4.1.3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 第48-50页 |
4.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的承载力验算 | 第50-59页 |
4.2.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单桩承载力验算 | 第50-54页 |
4.2.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身混凝土强度验算 | 第54-56页 |
4.2.3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承台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 第56-57页 |
4.2.4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承台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 第57-59页 |
4.3 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承载力验算 | 第59-68页 |
4.3.1 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验算 | 第59-62页 |
4.3.2 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验算 | 第62-64页 |
4.3.3 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 第64-66页 |
4.3.4 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三种基础结构方案的沉降量计算及比较 | 第69-88页 |
5.1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沉降量计算 | 第69-72页 |
5.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沉降量的计算 | 第72-80页 |
5.3 钻孔灌注桩基沉降量的计算 | 第80-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