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假制度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本文框架 | 第12-14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本文框架 | 第12-14页 |
2 探亲假制度概述 | 第14-22页 |
2.1 探亲假的概念和特点 | 第14-16页 |
2.1.1 探亲假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探亲假的特点 | 第14-16页 |
2.2 探亲假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基本人权理论 | 第16-17页 |
2.2.2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7-18页 |
2.2.3 社会和谐理论 | 第18-19页 |
2.3 完善探亲假制度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2.3.1 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必然要求 | 第19-20页 |
2.3.2 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现实基础 | 第20页 |
2.3.3 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客观需要 | 第20-22页 |
3 探亲假制度存废争议 | 第22-28页 |
3.1 取消论 | 第22-24页 |
3.1.1 探亲假制度缺乏“与时俱进” | 第22页 |
3.1.2 带薪年休假制度可代替探亲假制度 | 第22-24页 |
3.2 保留论 | 第24-25页 |
3.2.1 探亲假制度本身可以革新 | 第24页 |
3.2.2 探亲假制度不可替代 | 第24-25页 |
3.3 本文赞成保留论的理由 | 第25-28页 |
3.3.1 探亲假制度已具有一定认可度 | 第25-26页 |
3.3.2 探亲假是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要内容 | 第26页 |
3.3.3 探亲假可作为一项社会福利 | 第26-28页 |
4 我国探亲假制度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4.1 我国探亲假制度的规定 | 第28-30页 |
4.1.1 职工在内地探亲的制度规定 | 第28-29页 |
4.1.2 职工出境探亲的制度规定 | 第29-30页 |
4.2 探亲假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4.2.1 探亲假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 第30-32页 |
4.2.2 探亲假假期设置不合理 | 第32-33页 |
4.2.3 探亲假假期待遇亟需完善 | 第33-34页 |
4.2.4 职工探亲权利缺乏救济机制 | 第34-36页 |
5 完善探亲假制度的建议 | 第36-43页 |
5.1 扩大探亲假适用范围 | 第36-38页 |
5.1.1 扩大主体的适用范围 | 第36-37页 |
5.1.2 增加探亲对象 | 第37页 |
5.1.3 明确界定探亲假的休假条件 | 第37-38页 |
5.2 合理设置探亲假假期 | 第38-40页 |
5.2.1 缩短假期期限 | 第38页 |
5.2.2 科学分类假期次数 | 第38-39页 |
5.2.3 增补假期竞合时的处理办法 | 第39-40页 |
5.3 改进探亲假假期待遇 | 第40-41页 |
5.3.1 合理设置路费报销问题 | 第40页 |
5.3.2 制定合理的工资发放标准 | 第40-41页 |
5.4 建立保障职工探亲权利的救济机制 | 第41-43页 |
5.4.1 明确用人单位应落实探亲假制度 | 第41-42页 |
5.4.2 明确职工探亲权利受损时单位的法律责任 | 第42页 |
5.4.3 明确职工权利救济途径,完善维权机制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