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共享两阶段数据包络非参数统计方法的商业银行效率值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文章框架 | 第13-14页 |
1.3 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法 | 第14-17页 |
1.3.1 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14-15页 |
1.3.2 前沿分析法 | 第15-17页 |
1.4 数据包络分析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第2章 数据包络模型介绍 | 第21-29页 |
2.1 效率评价相关理论知识 | 第21-22页 |
2.1.1 效率的内涵和分类 | 第21页 |
2.1.2 商业银行效率的概念和分类 | 第21-22页 |
2.2 数据包络分析基础概念 | 第22-23页 |
2.3 传统数据包络模型 | 第23-26页 |
2.3.1 CCR模型 | 第24-25页 |
2.3.2 BCC模型 | 第25-26页 |
2.4 两阶段数据包络模型 | 第26-29页 |
2.4.1 规模报酬不变情况 | 第26-27页 |
2.4.2 规模报酬可变情况 | 第27-29页 |
第3章 数据包络模型改进 | 第29-37页 |
3.1 银行经营描述 | 第29-30页 |
3.2 规模报酬不变情况 | 第30-33页 |
3.3 规模报酬可变情况 | 第33-37页 |
第4章 数据包络模型评价结果比较 | 第37-45页 |
4.1 样本选择 | 第37-38页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0页 |
4.2.1 指标选取方法 | 第38页 |
4.2.2 本文指标体系 | 第38-40页 |
4.3 三种模型效率值比较 | 第40-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相对效率分析 | 第45-57页 |
5.1 商业银行指标值描述性分析 | 第45-46页 |
5.2 商业银行综合效率值分析 | 第46-49页 |
5.3 商业银行筹资效率值分析 | 第49-52页 |
5.4 商业银行盈利效率值分析 | 第52-54页 |
5.5 三种效率比较 | 第54-55页 |
5.6 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7-61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57-58页 |
6.1.1 模型方面 | 第57-58页 |
6.1.2 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面 | 第58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58-59页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