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1.1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1.1.1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1.2 分子印迹的分类 | 第10-12页 |
1.2 双酚A的概述 | 第12-17页 |
1.2.1 双酚A的危害 | 第13-14页 |
1.2.2 双酚A的检测 | 第14-17页 |
1.3 亲水性分子印迹(Hydrophilic-MIPs)的研究及应用 | 第17-23页 |
1.3.1 Hydrophilic-MIPs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3.2 Hydrophilic-MIPs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3 环糊精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 第19-2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原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2.1.2 实验设备与设备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2.2.1 印迹材料的表征 | 第26-27页 |
2.2.2 BPA-MIPs的吸附试验 | 第27-29页 |
2.2.3 Hydrophilic-MIPs的吸附实验 | 第29-31页 |
第3章 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 第31-47页 |
3.1 BPA-MIPs的制备 | 第31-32页 |
3.1.1 硅胶的活化与接枝 | 第31-32页 |
3.1.2 BPA-MIPs的制备 | 第32页 |
3.2 印迹材料制备的优化 | 第32-34页 |
3.2.1 硅胶基质的选择 | 第32-33页 |
3.2.2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33-34页 |
3.2.3 交联剂的选择 | 第34页 |
3.3 BPA-MIPs的表征 | 第34-39页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34-35页 |
3.3.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3.3.3 元素能谱分析 | 第36-38页 |
3.3.4 热重分析 | 第38-39页 |
3.4 BPA-MIPs吸附性能考察 | 第39-46页 |
3.4.1 双酚A溶液标准曲线绘制 | 第39-40页 |
3.4.2 吸附动力学 | 第40-41页 |
3.4.3 吸附等温线 | 第41-42页 |
3.4.4 Scatchard方程分析 | 第42-44页 |
3.4.5 选择吸附性 | 第44-45页 |
3.4.6 重复利用率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考察 | 第47-64页 |
4.1 亲水性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Hydrophilic-MIPs)的制备 | 第47-49页 |
4.1.1 硅胶的活化与接枝 | 第47-48页 |
4.1.2 β-环糊精活化及修饰 | 第48页 |
4.1.3 Hydrophilic-MIPs的制备 | 第48-49页 |
4.2 Hydrophilic-MIPs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49-55页 |
4.2.1 接触角表征 | 第49-50页 |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50-51页 |
4.2.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51-52页 |
4.2.4 元素能谱分析 | 第52-54页 |
4.2.5 热重分析 | 第54-55页 |
4.3 Hydrophilic-MIPs吸附性能考察 | 第55-62页 |
4.3.1 双酚A乙腈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55-56页 |
4.3.2 双酚A乙腈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6页 |
4.3.3 吸附动力学 | 第56-57页 |
4.3.4 吸附等温线 | 第57-59页 |
4.3.5 Scatchard方程分析 | 第59-60页 |
4.3.6 选择吸附性 | 第60-61页 |
4.3.7 重复利用率实验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