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5页 |
1.3.2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1 新生代农民工 | 第17页 |
2.1.2 融入城市 | 第17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2.2.1 和谐社会理论 | 第17页 |
2.2.2 人口流动理论 | 第17-18页 |
2.2.3 社会排斥理论 | 第18-19页 |
3 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3.1 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经济层面融入状况 | 第20-23页 |
3.1.1 职业融入状况 | 第20-21页 |
3.1.2 经济收入状况 | 第21-23页 |
3.1.3 住房状况 | 第23页 |
3.2 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层面融入状况 | 第23-25页 |
3.2.1 生活方式方面 | 第23-24页 |
3.2.2 社会交往方面 | 第24-25页 |
3.3 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心理层面融入状况 | 第25-28页 |
3.3.1 城市归属感 | 第25-26页 |
3.3.2 城市生活满意度 | 第26-28页 |
4 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4.1 生活水平低 | 第28页 |
4.2 就业途径少 | 第28页 |
4.3 社会层面融入狭窄 | 第28-29页 |
4.3.1 城市适应力差 | 第28-29页 |
4.3.2 社会交往局限 | 第29页 |
4.4 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充足 | 第29-30页 |
5 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5.1 微观层面因素 | 第30-31页 |
5.1.1 受教育程度不高 | 第30页 |
5.1.2 自身存在心理问题 | 第30-31页 |
5.2 宏观层面因素 | 第31-34页 |
5.2.1 户籍制度因素 | 第31页 |
5.2.2 社会保障制度因素 | 第31-32页 |
5.2.3 土地制度因素 | 第32-34页 |
6 促进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保障与对策建议 | 第34-40页 |
6.1 促进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保障 | 第34-36页 |
6.1.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34页 |
6.1.2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 第34-35页 |
6.1.3 完善住房制度 | 第35-36页 |
6.1.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第36页 |
6.2 促进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 | 第36-40页 |
6.2.1 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 第36-37页 |
6.2.2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教育 | 第37-38页 |
6.2.3 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 | 第38页 |
6.2.4 改善企业用工环境 | 第38-39页 |
6.2.5 拓展县域经济创造就业条件 | 第39-40页 |
7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