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大学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问题第12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四节 论文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2页
    第一节 科研产出的概念及评价方法第15-17页
        一、科研产出的概念第15页
        二、科研产出的评价第15-17页
    第二节 关于我国博士生科研产出现状的研究第17页
    第三节 关于博士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7-20页
        一、个体因素第17-19页
        二、组织因素第19-20页
        三、导师因素第20页
        四、其他因素第20页
    第四节 研究述评第20-22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第22-27页
    第一节 组织支持理论第22-24页
        一、组织支持理论概述第22-23页
        二、组织支持的维度划分第23-24页
        三、组织支持与科研产出第24页
    第二节 动机理论第24-27页
        一、动机概述第25页
        二、成就动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第25-26页
        三、动机与科研产出第26-27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27-32页
    第一节 理论模型第27页
    第二节 研究假设第27-29页
        一、组织支持与科研动机第27-28页
        二、科研动机与科研产出第28页
        三、组织支持与科研产出第28页
        四、科研动机在组织支持和科研产出之间的中介作用第28-2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9-30页
        一、问卷调查法第29-30页
        二、访谈法第30页
    第四节 研究对象第30-32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32-61页
    第一节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32-34页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2-33页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第33-34页
    第二节 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的描述性统计第34-40页
        一、理工科博士生参与项目概况第34-36页
        二、理工科博士生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36-37页
        三、理工科博士生读博期间参与编写的著作情况第37页
        四、理工科博士生读博期间申请专利情况第37-38页
        五、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的计量方法第38-40页
    第三节 不同情况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差异性分析第40-51页
        一、性别与科研产出第40-41页
        二、年级与科研产出第41页
        三、年龄与科研产出第41-42页
        四、学科与科研产出第42-43页
        五、生源背景与科研产出第43-46页
        六、工作经历与科研产出第46页
        七、婚姻状况与科研产出第46-47页
        八、交换经历与科研产出第47-48页
        九、培养类型与科研产出第48-49页
        十、读博情况与科研产出第49-50页
        十一、家乡与科研产出第50-51页
    第四节 组织支持与科研动机的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第五节 科研动机与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第六节 组织支持与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第53-54页
    第七节 回归分析第54-58页
    第八节 科研动机在组织支持与科研产出间的中介作用第58-6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61-67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1-62页
        一、五类个人背景特征对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具有明显影响第61页
        二、组织支持与理工科博士生科研动机相关性显著第61-62页
        三、内在动机与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相关性显著第62页
        四、组织支持五个维度与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相关性显著第62页
        五、科研动机的中介作用第62页
    第二节 讨论第62-67页
        一、学科差异与科研产出第63页
        二、未来规划与科研产出第63-64页
        三、个人能力与科研产出第64-65页
        四、导师支持与科研产出第65-67页
第七章 对理工科博士生培养的建议第67-71页
    一、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第67页
    二、建立优化的师资队伍第67-68页
    三、建立完善的博士生激励机制第68页
    四、加强对博士生的学术训练第68-69页
    五、建立严格的博士生选拔与淘汰机制第69-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A 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76-80页
附录B 理工科博士生科研产出情况访谈提纲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遗余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CT图像的肺结节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