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一)国外有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二)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页 |
三、本选题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一)研究方案 | 第17-18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一、税收监管 | 第19页 |
二、第三方涉税信息运用 | 第19-20页 |
三、税收执法 | 第20页 |
四、跨部门合作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现状 | 第26-32页 |
第一节 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的举措 | 第26-28页 |
一、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机制初步建立 | 第26-27页 |
二、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事项逐步开展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取得的成效 | 第28-32页 |
一、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 第28-30页 |
二、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成效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合作效率低下 | 第32-35页 |
一、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随意性大 | 第32-34页 |
二、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受制于“人”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合作热情不高 | 第35-36页 |
一、参与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的部门不多 | 第35-36页 |
二、需求发起部门合作意识大于配合部门 | 第36页 |
第三节 征管能力欠缺 | 第36-39页 |
一、从税法合作信赖主义原理分析 | 第36-37页 |
二、从税收管理的主体结构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第一节 合作支撑不足 | 第39-41页 |
一、现有法规规定不明确 | 第39-40页 |
二、第三方涉税信息保密缺乏法律保障 | 第40页 |
三、行政管理体制限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部门本位主义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一、需求不均动力不足 | 第41-42页 |
二、部分部门的利益受损 | 第42页 |
三、服务理念不足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政府职能边界局限 | 第43-47页 |
一、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推进困难 | 第44页 |
二、部门间信息壁垒仍然存在 | 第44-45页 |
三、对合作信赖主义理解不透彻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我国部分地区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47-58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外部分县(市、区)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做法和成效分析 | 第47-51页 |
一、内蒙古兴安盟,联合多方协作加强税收监管新举措 | 第47-48页 |
二、山东省枣庄市,社会各界联合构建税收共治新格局 | 第48-50页 |
三、广东乳源,推行警税合作巩固联合执法改革成效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内部分县(市、区)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做法和成效分析 | 第51-55页 |
一、思茅运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监管显成效 | 第51-52页 |
二、峨山县第三方信息破解涉税“信息孤岛”难题 | 第52-53页 |
三、德宏第三方数据应用助力税收共治格局 | 第53-55页 |
第三节 从省内外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得到的启示与借鉴 | 第55-58页 |
一、从省内外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得到的启示 | 第55-56页 |
二、省内外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先进做法借鉴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深化福贡县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 第58-65页 |
第一节 法治引领,强化合作保障 | 第58-61页 |
一、完善跨部门税收监管法律保障 | 第58-60页 |
二、建立并完善跨部门税收监管合作机制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戮力同心,转变服务理念 | 第61-63页 |
一、转变传统政府行政理念 | 第61-62页 |
二、明确“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 第62-63页 |
第三节 以人为本,推进机构改革 | 第63-65页 |
一、科学界定政府部门行政职能边界 | 第63页 |
二、专业操作团队保障合作工作落实 | 第63-64页 |
三、优化税法宣传方式换取纳税人信赖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