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天台山范围与寺观分布 | 第9-15页 |
1.1.1 地理和交通 | 第9-10页 |
1.1.2 明清天台山范围演变 | 第10-14页 |
1.1.3 佛道胜地与寺观分布 | 第14-15页 |
1.2 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第15-21页 |
1.2.1 关于天台山的历史研究 | 第15-19页 |
1.2.2 关于寺院与地方社会的区域社会史研究 | 第19-21页 |
2 明清时期天台山寺观田产 | 第21-32页 |
2.1 寺观田产规模 | 第21-23页 |
2.2 寺观田产来源 | 第23-27页 |
2.3 寺观田产经营 | 第27-32页 |
3 明清时期天台山寺观与宗族建设 | 第32-45页 |
3.1 世家大族与香灯院建设 | 第32-35页 |
3.2 茅园张氏宗族与桐柏宫 | 第35-38页 |
3.3 康熙年间桐柏宫观产纠纷案 | 第38-45页 |
3.3.1 知府收复观产与张氏抗议 | 第38-39页 |
3.3.2 戴县令庇护下的茅园张氏 | 第39-41页 |
3.3.3 桐柏宫观产纠纷案结局 | 第41-42页 |
3.3.4 张贞臣与宗族建设 | 第42-45页 |
4 明清时期天台山寺观与地方官府 | 第45-57页 |
4.1 作为治理对象的寺院道观——以康熙年间戴兆佳《天台治略》为例 | 第45-49页 |
4.2 寺观关系网络与官府运作——以万历年间高明寺传灯法师为例 | 第49-53页 |
4.3 僧道面对地方政府的话语策略和自我定位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