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PPP模式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 第9-11页 |
1.1.2 物流园区PPP项目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PPP激励模型研究 | 第12-13页 |
1.2.2 PPP多任务激励模型研究 | 第13页 |
1.2.3 声誉效应在PPP激励中的应用研究 | 第13-14页 |
1.2.4 物流园区项目研究 | 第14-15页 |
1.2.5 物流园区PPP项目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2.1 PPP模式 | 第19-22页 |
2.1.1 PPP模式的特征 | 第19-21页 |
2.1.2 PPP模式的结构 | 第21页 |
2.1.3 PPP模式的运作流程 | 第21-22页 |
2.2 物流园区项目 | 第22-25页 |
2.2.1 物流园区项目的特征 | 第22-23页 |
2.2.2 PPP模式开发物流园区项目的运作流程 | 第23-24页 |
2.2.3 PPP模式开发物流园区项目的优势 | 第24-25页 |
2.3 激励理论 | 第25页 |
2.4 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2.5 声誉效应 | 第26页 |
2.6 激励目标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物流园区 PPP 项目静态激励模型研究 | 第28-50页 |
3.1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PPP项目静态激励模型 | 第28-34页 |
3.1.1 模型假设 | 第28-30页 |
3.1.2 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30-31页 |
3.1.3 PPP项目静态激励契约设计的模型分析 | 第31-34页 |
3.2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物流园区PPP项目静态激励模型 | 第34-38页 |
3.2.1 模型假设 | 第35页 |
3.2.2 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35-37页 |
3.2.3 PPP项目和物流园区PPP项目静态激励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38-49页 |
3.3.1 服务成本系数对两种模型最优解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3.3.2 经济任务重要度对两种模型最优解的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3.3.3 社会收益风险感知度对两种模型最优解的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3.3.4 PPP项目和物流园区PPP项目静态激励模型的效用函数比较 | 第43-47页 |
3.3.5 任务重要度和可替代程度对经济收益分配率的影响分析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声誉效应的物流园区PPP项目动态激励模型研究 | 第50-75页 |
4.1 基于声誉效应的物流园区PPP项目动态激励模型 | 第50-62页 |
4.1.1 模型假设 | 第50-52页 |
4.1.2 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52-56页 |
4.1.3 物流园区PPP项目动态激励契约设计的模型分析 | 第56-60页 |
4.1.4 物流园区PPP项目动态和静态激励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60-62页 |
4.2 算例分析 | 第62-74页 |
4.2.1 服务成本系数对两种模型最优解的影响分析 | 第62-63页 |
4.2.2 经济任务重要度对两种模型最优解的影响分析 | 第63-65页 |
4.2.3 社会收益风险感知度对两种模型最优解的影响分析 | 第65-67页 |
4.2.4 物流园区PPP项目动态和静态激励模型的效用函数的比较 | 第67-70页 |
4.2.5 物流园区PPP项目动态和静态激励模型的项目总收益的比较 | 第70-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硕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