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式背光设计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液晶显示技术基础 | 第9-10页 |
1.2 液晶显示背光技术发展概要 | 第10-12页 |
1.3 时序彩色液晶显示技术 | 第12-13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的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时序彩色显示中基色去饱和算法 | 第15-23页 |
2.1 色彩分裂现象产生机制 | 第15-16页 |
2.2 基色去饱和算法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2.2.1 全局基色去饱和算法 | 第16-17页 |
2.2.2 局域基色去饱和算法 | 第17-18页 |
2.3 局域基色去饱和算法工作流程 | 第18-21页 |
2.3.1 基本结构 | 第18-21页 |
2.3.2 局域基色去饱和算法优势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矩阵式背光参数对色彩分裂现象的影响 | 第23-43页 |
3.1 基色分布对色彩分裂现象的影响 | 第23-30页 |
3.1.1 子场基色与色彩分裂现象关系 | 第23-27页 |
3.1.2 色彩分裂现象可见度的子场阈值 | 第27-30页 |
3.2 场频及背光占空比对色彩分裂现象的影响 | 第30-36页 |
3.2.1 背光占空比对色彩分裂现象的影响 | 第30-33页 |
3.2.2 场频对色彩分裂现象的影响 | 第33-36页 |
3.3 背光分区数对色彩分裂现象的影响 | 第36-40页 |
3.3.1 自然图像的选取 | 第36页 |
3.3.2 色彩分裂现象严重程度计算 | 第36-37页 |
3.3.3 仿真计算数据分析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四章 矩阵式背光控制电路设计 | 第43-53页 |
4.1 背光控制及驱动电路架构 | 第43-44页 |
4.2 灯珠参数分析与选型 | 第44-47页 |
4.2.1 发光颜色 | 第44-45页 |
4.2.2 发光效率 | 第45-46页 |
4.2.3 灯珠选型 | 第46-47页 |
4.3 控制时序与驱动电路设计 | 第47-50页 |
4.3.1 驱动电路控制时序 | 第47-48页 |
4.3.2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8-50页 |
4.4 电路实现 | 第50-52页 |
4.4.1 原理图设计 | 第50-51页 |
4.4.2 PCB设计 | 第51-52页 |
4.4.3 背光控制电路实现 | 第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矩阵式背光应用分析 | 第53-61页 |
5.1 光学分布 | 第53-57页 |
5.1.1 匀光距离 | 第53-54页 |
5.1.2 亮度分布 | 第54-55页 |
5.1.3 色彩分布 | 第55-57页 |
5.2 样机系统 | 第57-59页 |
5.2.1 样机结构 | 第57-58页 |
5.2.2 自然图像显示 | 第58-59页 |
5.3 应用分析 | 第59-60页 |
5.3.1 时序彩色显示技术 | 第59-60页 |
5.3.2 高动态范围技术 | 第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