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及监管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及运营模式第13-14页
        1.2.2 P2P网络借贷风险第14-17页
        1.2.3 P2P网络借贷监管第17-19页
        1.2.4 总体评价第19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创新点及不足第21-22页
        1.5.1 创新点第21页
        1.5.2 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2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分析第22-28页
    2.1 P2P网络借贷平台概述第22-24页
        2.1.1 P2P网络借贷及平台的概念界定第22-23页
        2.1.2 P2P网络借贷的运作流程第23-24页
    2.2 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分析第24-26页
        2.2.1 纯信息中介模式第24-25页
        2.2.2 居间商风险备用金模式第25页
        2.2.3 担保型P2P网络借贷模式第25-26页
        2.2.4 专业放贷人及债权转让模式第26页
    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P2P网贷平台风险分析第28-38页
    3.1 投资人与P2P网贷平台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第28-29页
        3.1.1 委托代理理论第28页
        3.1.2 投资人与平台的委托代理关系第28-29页
    3.2 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第29-35页
        3.2.1 模型假设及参数说明第29-30页
        3.2.2 模型建立与解析第30-31页
        3.2.3 对称信息情况下分析第31-33页
        3.2.4 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分析第33-35页
    3.3 委托代理视角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道德风险第35-37页
        3.3.1 贷前信息审核环节的风险第35-36页
        3.3.2 信息披露环节的风险第36页
        3.3.3 贷后资金管理环节的风险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的实证分析第38-47页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8-40页
        4.1.1 风险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8-40页
        4.1.2 数据来源第40页
    4.2 主成分分析第40-44页
        4.2.1 数据的有效性检验第40-41页
        4.2.2 主成分的提取第41-42页
        4.2.3 主成分的解释第42-43页
        4.2.4 主成分得分计算第43-44页
    4.3 主成分结果分析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的对策建议第47-52页
    5.1 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第47-48页
    5.2 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业务操作流程第48页
    5.3 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声誉约束第48-49页
    5.4 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第49-50页
    5.5 建立和完善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征信体系第50页
    5.6 建立健全P2P网贷监管和自律框架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研究结论第52-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出口上市公司股价影响研究
下一篇:可信嵌入式安全终端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