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某核电厂取水工程水沙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黄骅港海域的相关研究 | 第9-13页 |
1.2.2 取水口的水沙研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海域概况 | 第16-32页 |
2.1 风况 | 第16-17页 |
2.2 波浪 | 第17-19页 |
2.2.1 浪向 | 第17-19页 |
2.2.2 波高 | 第19页 |
2.3 潮汐与潮流 | 第19-25页 |
2.3.1 潮位特征 | 第20-21页 |
2.3.2 潮流历时 | 第21-23页 |
2.3.3 流速大小 | 第23-24页 |
2.3.4 流向分布 | 第24-25页 |
2.4 泥沙环境 | 第25-30页 |
2.4.1 表层沉积物 | 第26页 |
2.4.2 含沙量 | 第26-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2-52页 |
3.1 基本方程 | 第32-35页 |
3.1.1 水动力模块 | 第32-33页 |
3.1.2 波浪模块 | 第33-34页 |
3.1.3 泥沙模块 | 第34-35页 |
3.2 计算网格和范围 | 第35-37页 |
3.3 模型验证 | 第37-51页 |
3.3.1 水动力验证 | 第38-45页 |
3.3.2 波浪验证 | 第45-46页 |
3.3.3 泥沙验证 | 第46-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取水口选址合理性分析 | 第52-62页 |
4.1 不同风暴潮作用下的海域泥沙分布 | 第52-56页 |
4.1.1 流场分析 | 第52-54页 |
4.1.2 泥沙场分析 | 第54-56页 |
4.2 浚深工程后港区泥沙输移 | 第56-57页 |
4.3 港池内的水沙分布 | 第57-60页 |
4.3.1 港池内的流场分析 | 第57-59页 |
4.3.2 港池内的泥沙场分布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取水工程的水沙响应分析 | 第62-74页 |
5.1 取水工程实施后的水沙变化 | 第62-66页 |
5.1.1 取水工程实施后的流场分布 | 第62-63页 |
5.1.2 取水口实施后的泥沙场变化 | 第63-66页 |
5.2 取水安全性分析 | 第66-71页 |
5.2.1 船舶停泊起航掀沙的影响 | 第66-67页 |
5.2.2 取水口前常浪年淤积计算 | 第67-68页 |
5.2.3 50 年一遇风暴潮影响 | 第68-69页 |
5.2.4 100 年一遇风暴潮影响 | 第69-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