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团体怀旧治疗在提升社区慢性失能高龄长者主观幸福感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研究背景第8-22页
    1.1 概念界定第8-10页
        1.1.1 主观幸福感第8-9页
        1.1.2 团体怀旧治疗第9页
        1.1.3 慢性失能高龄长者第9-10页
    1.2 研究进展第10-19页
        1.2.1 怀旧疗法的元分析第10-13页
        1.2.2 怀旧疗法应用于长者的实证研究第13-18页
        1.2.3 长者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第18-19页
    1.3 理论基础第19-20页
        1.3.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19-20页
        1.3.2 阿奇利的持续理论第20页
    1.4 述评第20-22页
2 研究设计第22-26页
    2.1 目的与框架第22-23页
        2.1.1 研究目的第22页
        2.1.2 研究框架第22-23页
    2.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2.2.1 文献分析法第23-24页
        2.2.2 实验法第24页
        2.2.3 问卷法第24页
        2.2.4 访谈法第24页
    2.3 研究意义第24-26页
        2.3.1 理论意义第24-25页
        2.3.2 现实意义第25-26页
3 研究过程第26-41页
    3.1 研究对象及工具的选择第26-27页
        3.1.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26页
        3.1.2 研究工具的选择第26-27页
    3.2 介入方案设计第27-29页
        3.2.1 介入路线第27-28页
        3.2.2 内容设计第28-29页
    3.3 介入过程第29-37页
        3.3.1 团体怀旧治疗的准备第29-30页
        3.3.2 团体怀旧治疗的前测第30页
        3.3.3 团体怀旧治疗的实施第30-37页
        3.3.4 团体怀旧治疗的后测第37页
    3.4 研究质量控制第37-41页
        3.4.1 研究对象的控制第37-38页
        3.4.2 研究者的控制第38-39页
        3.4.3 研究情景的控制第39-41页
4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4.1 研究结果第41-47页
        4.1.1 出席率影响主观幸福感变化程度第41-42页
        4.1.2 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情况第42-47页
    4.2 讨论第47-48页
        4.2.1 团体怀旧治疗对于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性第47-48页
        4.2.2 团体怀旧治疗对于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应用性第48页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8-49页
5 结论与建议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页
        5.1.1 团体怀旧治疗提升了社区慢性失能长者的主观幸福感第49页
        5.1.2 团体怀旧疗法丰富了社区长者社会工作服务专业方法第49页
    5.2 建议第49-51页
        5.2.1 将团体怀旧治疗服务纳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内容第49-50页
        5.2.2 将团体怀旧治疗技巧作为社工服务技能培训内容第50页
        5.2.3 学习专业量表用作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成效测评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63页
    A.团体怀旧治疗介入过程记录第56-60页
    B.简易心智状态问卷调查表(SPMSQ)第60页
    C.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第60-62页
    D.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第62-63页
    E.调查问卷第63页
    F.访谈提纲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股票价格预测的研究
下一篇:大样本的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