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4页 |
1.1 引言 | 第15-18页 |
1.2 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 | 第18-25页 |
1.2.1 纤维素结构和应用领域 | 第18-22页 |
1.2.2 不同催化剂在纤维素水解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1.3 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 | 第25-28页 |
1.3.1 异山梨醇结构和应用领域 | 第25-26页 |
1.3.2 不同催化剂在山梨醇脱水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1.4 金属磷酸盐材料 | 第28-41页 |
1.4.1 磷酸锆催化材料 | 第30-35页 |
1.4.2 磷酸铌催化材料 | 第35-36页 |
1.4.3 其他金属磷酸盐材料 | 第36-38页 |
1.4.4 介孔金属磷酸盐催化材料 | 第38-41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和工作内容 | 第41-44页 |
第二章 催化材料制备及表征 | 第44-51页 |
2.1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44-47页 |
2.1.1 试剂和设备 | 第44-45页 |
2.1.2 催化剂合成 | 第45-47页 |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47-49页 |
2.3 催化剂活性评测 | 第49-51页 |
2.3.1 纤维素球磨预处理 | 第49页 |
2.3.2 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实验 | 第49页 |
2.3.3 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实验 | 第49-51页 |
第三章 金属磷酸盐的可控制备及催化活性 | 第51-77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磷酸锆的可控制备 | 第51-63页 |
3.2.1 凝胶温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2 老化时间的影响 | 第53-55页 |
3.2.3 投料摩尔比的影响 | 第55-57页 |
3.2.4 模板剂的选择及其投加量的影响 | 第57-61页 |
3.2.5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61-63页 |
3.3 锆/铌磷酸盐催化剂调变 | 第63-74页 |
3.3.1 催化剂结构性质 | 第64-71页 |
3.3.2 催化剂酸性质 | 第71-74页 |
3.4 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研究 | 第74-7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金属磷酸盐在水解反应中的催化应用 | 第77-93页 |
4.1 引言 | 第77页 |
4.2 传质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77-80页 |
4.2.1 球磨预处理 | 第78页 |
4.2.2 无机酸预处理 | 第78-80页 |
4.3 磷酸锆催化纤维素水解动力学参数优化 | 第80-83页 |
4.3.1 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4.3.2 反应温度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1-82页 |
4.3.3 反应时间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2页 |
4.3.4 纯水量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2-83页 |
4.4 磷酸铌催化纤维素水解动力学参数优化 | 第83-86页 |
4.4.1 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3-85页 |
4.4.2 反应温度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5页 |
4.4.3 反应时间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5-86页 |
4.4.4 纯水量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6页 |
4.5 催化剂性质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6-91页 |
4.5.1 强酸性位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86-89页 |
4.5.2 介孔结构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89-90页 |
4.5.3 催化剂累积转化率 | 第90-9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金属磷酸盐在脱水反应中的催化应用 | 第93-111页 |
5.1 引言 | 第93页 |
5.2 磷酸锆催化山梨醇脱水动力学参数优化 | 第93-96页 |
5.2.1 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对山梨醇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94页 |
5.2.2 反应温度对山梨醇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94-95页 |
5.2.3 反应时间对山梨醇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95-96页 |
5.3 磷酸铌催化山梨醇脱水动力学参数优化 | 第96-99页 |
5.3.1 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对山梨醇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96-97页 |
5.3.2 反应温度对山梨醇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97页 |
5.3.3 反应时间对山梨醇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97-99页 |
5.4 异山梨醇提纯工艺研究 | 第99-104页 |
5.4.1 粗馏提纯参数的选择 | 第99-100页 |
5.4.2 再结晶提纯参数的选择 | 第100-104页 |
5.4.3 异山梨醇的提纯工艺路线 | 第104页 |
5.5 催化剂性质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104-110页 |
5.5.1 传统强酸催化剂活性对比 | 第104-105页 |
5.5.2 介孔结构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5.5.3 强酸性位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5.4 催化剂失活机理分析 | 第108-11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金属磷酸盐催化剂催化机理研究 | 第111-121页 |
6.1 固体酸催化机理模型的建立 | 第111-112页 |
6.2 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探讨 | 第112-115页 |
6.3 山梨醇脱水反应机理探讨 | 第115-11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结论 | 第121-123页 |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