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五)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六)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一、长征题材纪录片与集体记忆概况 | 第20-25页 |
(一) 长征题材纪录片概况 | 第20-21页 |
(二) 集体记忆的概念与特征 | 第21-25页 |
1. 集体记忆的概念 | 第21-22页 |
2. 集体记忆的特征 | 第22-23页 |
3. 集体记忆的功能 | 第23-25页 |
二、2016年大陆长征题材纪录片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 | 第25-39页 |
(一) 以长征总体概况为桥梁搭建集体记忆框架 | 第25-30页 |
1. 时间节点的纵向记忆 | 第25-27页 |
2. 群体的当下特征 | 第27-29页 |
3. 大事件的标志性集体表征 | 第29-30页 |
(二) 以人物为核心展开集体记忆叙述 | 第30-35页 |
1. 已逝长征人物故事的挖掘 | 第31-32页 |
2. 幸存的长征人物的长征记忆抢救性记录 | 第32-33页 |
3. 研究长征的专家学者的评论性采访 | 第33-35页 |
(三) 以符号为载体进行集体记忆编码 | 第35-39页 |
1. 生活符号的选取与记忆表达 | 第35-37页 |
2. 军事符号的选取与记忆表达 | 第37页 |
3. 自然地理符号的选取与记忆表达 | 第37-39页 |
三、2016年大陆长征题材纪录片集体记忆的建构内容 | 第39-51页 |
(一) 集体记忆内容结构的原点:社会事实 | 第39-47页 |
1. 选择的记忆主题 | 第39-41页 |
2. 凸显的记忆内容 | 第41-47页 |
(二) 集体记忆内容结构的主体:集体表征 | 第47-49页 |
1. 具象呈现长征集体记忆的存在形态 | 第47-48页 |
2. 人物复杂、多元的语言表述 | 第48-49页 |
(三) 集体记忆内容结构的灵魂:集体意义 | 第49-51页 |
1. 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目标宗旨 | 第49页 |
2. 维系群体成员感情、促进目标达成的价值观念 | 第49-51页 |
四、2016年大陆长征题材纪录片集体记忆的建构归因 | 第51-59页 |
(一) 政治归因 | 第51-54页 |
1. 推进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伟业 | 第51-52页 |
2. 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形象 | 第52-53页 |
3. 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 第53页 |
4. 镜头语言的政治内涵 | 第53-54页 |
(二) 历史归因 | 第54-56页 |
1. 回忆和追溯长征历史 | 第54-55页 |
2. 弘扬长征精神 | 第55-56页 |
(三) 群体归因 | 第56-59页 |
1. 民众价值取向多元 | 第56-57页 |
2. 长征记忆的保存和传承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