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一、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3-20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一) 研究重点 | 第20页 |
(二) 研究难点 | 第20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五、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一)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二)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26页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 第27-35页 |
一、学院概况 | 第27页 |
二、学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 第27-32页 |
(一) 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情况 | 第29-30页 |
(二)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及编制过程 | 第30-32页 |
三、学院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一) 组织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 第32页 |
(二) 管理体系与发展战略脱节 | 第32-34页 |
(三)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不到位 | 第34页 |
(四) 管理信息化建设手段滞后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应用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54页 |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 第35-40页 |
(一)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 | 第35-36页 |
(二)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三)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内容 | 第37-40页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46页 |
(一) 指标选取方法的选择 | 第40页 |
(二) 确定高校评价指标 | 第40-41页 |
(三) 学院平衡计分卡各层面指标权重确定 | 第41-46页 |
三、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应用分析 | 第46-54页 |
(一) 模糊矩阵的构建 | 第48-49页 |
(二)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9-50页 |
(三) 确定指标权重的贡献率 | 第50-54页 |
第四章 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应用完善对策 | 第54-62页 |
一、加强高职院校平衡计分卡预算管理考核的基础工作 | 第54-56页 |
(一) 强化学校决策层对平衡计分卡的推动作用 | 第54-55页 |
(二) 构建信息系统的支持平台 | 第55页 |
(三)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相关制度 | 第55-56页 |
(四) 建立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 第56页 |
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应用评价质量 | 第56-59页 |
(一) 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素 | 第57页 |
(二) 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素 | 第57-58页 |
(三) 报告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素 | 第58-59页 |
(四) 结果应用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素 | 第59页 |
三、完善管理流程 | 第59-62页 |
(一) 增强组织管理 | 第59-60页 |
(二) 实现平衡记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度结合 | 第60页 |
(三) 提升人才培养和吸收工作 | 第60-61页 |
(四) 建立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数据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