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1 叶脉网络性状 | 第14页 |
1.2.2 叶柄性状与叶大小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3 叶性状间的关系 | 第15页 |
1.2.4 珠芽蓼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2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地质地貌 | 第18页 |
2.1.3 气候 | 第18页 |
2.1.4 植被土壤 | 第18-19页 |
2.1.5 尕海湿地特征 | 第19-20页 |
2.2 实验设计及取样方法 | 第20-22页 |
2.2.1 群落调查及取样方法 | 第20页 |
2.2.2 室内分析 | 第20-21页 |
2.2.3 土壤取样与理化性质测量 | 第21-22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2.3.1 简单统计分析 | 第22页 |
2.3.2 标准化主轴(standardized major axis,SMA)估计法 | 第22-23页 |
3 尕海湿地群落特征及珠芽蓼各功能性状对种群密度的响应 | 第23-28页 |
3.1 湿地群落特征的变化 | 第23页 |
3.2 土壤特性的变化 | 第23-24页 |
3.3 珠芽蓼叶功能性状的变化 | 第24-25页 |
3.4 珠芽蓼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 | 第25-26页 |
3.5 叶性状和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8页 |
4 不同种群密度条件下珠芽蓼叶性状的资源配置格局 | 第28-34页 |
4.1 叶性状与细脉密度的变化 | 第29页 |
4.2 细脉密度与叶面积的关系 | 第29-30页 |
4.3 细脉密度与叶厚度的关系 | 第30-31页 |
4.4 讨论 | 第31-34页 |
5 珠芽蓼叶脉-叶柄水力支撑结构对种群密度的响应 | 第34-41页 |
5.1 中脉直径与叶柄长的关系 | 第35-36页 |
5.2 细脉密度与叶柄长的关系 | 第36-37页 |
5.3 讨论 | 第37-41页 |
6 不同种群密度条件下珠芽蓼叶形指数与叶脉性状的协同变异规律 | 第41-48页 |
6.1 叶形指数的变化 | 第42页 |
6.2 中脉直径与细脉密度的权衡关系 | 第42-43页 |
6.3 细脉密度与叶形指数的关系 | 第43-44页 |
6.4 中脉直径与叶形指数的关系 | 第44-45页 |
6.5 讨论 | 第45-4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7.1 结论 | 第48页 |
7.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