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与支持机制研究--以成都市T社区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9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关于养老服务界定的综述 | 第9-10页 |
二、关于养老服务需求的综述 | 第10-11页 |
三、关于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理论的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主要概念和理论 | 第12-16页 |
一、老年人 | 第12-13页 |
二、“村改居”社区 | 第13-14页 |
三、继续社会化理论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第五节 论文结构及可能的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村改居”社区养老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实地调查概况 | 第19-21页 |
一、调查点简介 | 第19-20页 |
二、调查方案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村改居”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一、老年生活现状 | 第21-25页 |
二、社区服务供给现状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村改居”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第28-38页 |
第一节 个体需求 | 第28-31页 |
一、家庭生活需求 | 第28-29页 |
二、社区生活需求 | 第29-30页 |
三、学校和老年社群需求 | 第30-31页 |
四、邻里互动需求 | 第31页 |
第二节 社会需求 | 第31-35页 |
一、角色认同和心理调试需求 | 第31-33页 |
二、内化社会文化需求 | 第33-34页 |
三、社会融合需求 | 第34页 |
四、居民权利得到保障的需求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 | 第35-38页 |
一、政策重视程度及基层政府的指导力度不足 | 第35-36页 |
二、社区养老能力不足 | 第36页 |
三、需求表达机制缺乏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构建“村改居”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持机制 | 第38-49页 |
第一节 构建心理健康支持机制 | 第38-42页 |
一、构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 第38-41页 |
二、心理健康工作与社区治理相结合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保障和尊重老年人享受社区教育的权利 | 第42-44页 |
一、完善老年教育体制 | 第42页 |
二、丰富老年教育形式 | 第42-43页 |
三、推动老年教育的普惠性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扩大社会参与促进社会融合 | 第44-45页 |
一、老年人社会参与形式多样化思路 | 第44-45页 |
二、保障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权利 | 第45页 |
第四节 构建需求表达机制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 第45-49页 |
一、构建需求表达机制 | 第46-47页 |
二、培育社区养老能力 | 第47页 |
三、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49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一 | 第55-57页 |
附录二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