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于零序导纳法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 第15-28页 |
2.1 零序理论在零序导纳法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2.2 基于零序导纳法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 第17-23页 |
2.2.1 中性点对地电压的分析 | 第17-19页 |
2.2.2 零序电流分析 | 第19-22页 |
2.2.3 基于零序导纳法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原理 | 第22-23页 |
2.3 基于零序导纳法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 第23-27页 |
2.3.1 中性点对地电压分析 | 第23-24页 |
2.3.2 零序电流分析 | 第24-26页 |
2.3.3 基于零序导纳法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原理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选线方法的仿真分析与验证 | 第28-40页 |
3.1 算例系统与仿真模型 | 第28-30页 |
3.2 算例系统参数计算 | 第30-33页 |
3.3 仿真模型参数设定 | 第33-36页 |
3.4 Simulink仿真的一般过程 | 第36页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5.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7-38页 |
3.5.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选线装置的硬件系统设计 | 第40-53页 |
4.1 硬件系统基本功能 | 第40页 |
4.2 采样电路模块设计 | 第40-45页 |
4.2.1 电压形成回路 | 第42页 |
4.2.2 低通滤波器 | 第42-43页 |
4.2.3 多路模拟开关 | 第43-44页 |
4.2.4 采样保持 | 第44-45页 |
4.3 A/D转换模块设计 | 第45-46页 |
4.4 C8051F040型单片机的模块设计 | 第46-50页 |
4.4.1 片内存储器 | 第47页 |
4.4.2 JTAG调试和边界扫描 | 第47-48页 |
4.4.3 输入输出接口的配置 | 第48页 |
4.4.4 看门狗计数装置 | 第48-49页 |
4.4.5 系统时钟初始化 | 第49页 |
4.4.6 C8051F040中断装置 | 第49-50页 |
4.5 输出显示与键盘操作模块设计 | 第50-52页 |
4.5.1 122X32A液晶显示设备 | 第50-51页 |
4.5.2 键盘 | 第51-52页 |
4.5.3 电平转换电路 | 第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选线装置的软件系统设计 | 第53-59页 |
5.1 软件的开发环境 | 第53页 |
5.2 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 | 第53-54页 |
5.3 选择设备的主要功能 | 第54页 |
5.4 主要模块程序的设计 | 第54-58页 |
5.4.1 主程序设计 | 第55页 |
5.4.2 程序的全局变量及数组使用说明 | 第55-56页 |
5.4.3 主模块说明 | 第56-57页 |
5.4.4 中断采样服务子程序 | 第57页 |
5.4.5 故障处理单元 | 第57页 |
5.4.6 显示单元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