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内空气分配特性的一般性规律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介第15-20页
    1.3 SOFC数值仿真模拟进展第20-24页
第2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理论基础第24-32页
    2.1 SOFC热力学第24-25页
    2.2 SOFC传质过程第25-27页
    2.3 SOFC动量传递过程第27-28页
    2.4 SOFC传热过程第28-29页
    2.5 SOFC反应动力学第29-32页
第3章 平板式SOFC电堆空气流动的一般性规律分析第32-54页
    3.1 两个结构相似的电堆流量分布特性第32-38页
        3.1.1 模型介绍第32-34页
        3.1.2 模型数值模拟与边界条件第34-35页
        3.1.3 模型网格质量验证第35-36页
        3.1.4 模型两个重要参数第36-37页
        3.1.5 电堆空气流动特性第37-38页
    3.2 电堆结构与空气流量分布特性分析第38-52页
        3.2.1 压力与动量平衡分析第38-44页
        3.2.2 不同进出口截面比对流量分配的影响第44-46页
        3.2.3 电堆T型节点宽度对流量分配的影响第46-47页
        3.2.4 电堆层数对流量分配的影响第47-49页
        3.2.5 Rib流道流动阻力对流量分配的影响第49-50页
        3.2.6 主管位置对流量分布的影响第50-52页
    3.3 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燃料/空气主管贯穿反应区域的SOFC电堆特性分析第54-66页
    4.1 电堆结构与参数第54-56页
    4.2 电堆开放性空气出口主管道对电堆性能的影响第56-60页
        4.2.1 电堆结构对气体质量流量率的影响第56-58页
        4.2.2 电堆结构对电堆流体压力的影响第58-59页
        4.2.3 电堆结构对电堆温度场的影响第59页
        4.2.4 电堆结构对气体组分浓度的影响第59-60页
    4.3 主管道贯穿反应区的结构对电池单元性能的影响第60-64页
        4.3.1 主管结构对电池单元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第60-63页
        4.3.2 主管结构对电池单元气体组分浓度的影响第63-64页
    4.4 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阳极支撑型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的空气流动特性分析第66-74页
    5.1 电堆结构与数学模型第66-67页
    5.2 1in1out-T-SOFC电堆特性分析第67-69页
        5.2.1 电堆层间特性分析第67-68页
        5.2.2 电池单元表面特性分析第68-69页
    5.3 2in2out-T-SOFC电堆特性分析第69-70页
        5.3.1 电堆层间特性分析第69-70页
        5.3.2 电池单元表面特性分析第70页
    5.4 新型T-SOFC电堆特性分析第70-73页
        5.4.1 电堆层间特性分析第70-72页
        5.4.2 电池单元表面特性分析第72-73页
    5.5 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总结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废料堆放行车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锌镍单液流电池正极内部反应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