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黄河三角洲水体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光解动力学模型构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主要符号表第17-18页
主要缩写表第18-19页
1 水环境光化学行为的研究进展及本论文选题依据第19-48页
    1.1 水环境光化学行为第19-34页
        1.1.1 光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19-23页
        1.1.2 水体对光的吸收和衰减第23-25页
        1.1.3 水环境因子对污染物光解的影响第25-27页
        1.1.4 污染物光解动力学行为第27-34页
    1.2 抗病毒药物的环境水平和环境行为第34-45页
        1.2.1 抗病毒药物简介第34-38页
        1.2.2 抗病毒药物的环境水平和生态效应第38-41页
        1.2.3 抗病毒药物的环境转化行为第41-45页
    1.3 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45-48页
        1.3.1 选题依据第45-46页
        1.3.2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46页
        1.3.3 技术路线第46-48页
2 水中溶解性物质对抗病毒药物光解动力学的影响第48-66页
    2.1 引言第48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8-54页
        2.2.1 实验材料第48-50页
        2.2.2 稳态光解实验第50-53页
        2.2.3 分析方法第53-5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4-65页
        2.3.1 三种抗病毒药物在纯水中的光解第54-56页
        2.3.2 齐多夫定在纯水中的光解产物鉴定第56-58页
        2.3.3 三种抗病毒药物在自然水体中的光解第58-65页
    2.4 小结第65-66页
3 DOM影响阿昔洛韦和拉米夫定光解的机理第66-88页
    3.1 引言第6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6-73页
        3.2.1 实验材料第66-67页
        3.2.2 稳态光解实验和分析方法第67-69页
        3.2.3 光活性中间体(RIs)的测定第69-70页
        3.2.4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第70-7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3-86页
        3.3.1 阿昔洛韦和拉米夫定在DOM溶液中的光解第73-75页
        3.3.2 DOM溶液中RIs的产生第75-82页
        3.3.3 与RIs反应的二级速率常数第82-85页
        3.3.4 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比较第85-86页
    3.4 小结第86-88页
4 有机微污染物在黄河三角洲水体中的光解动力学模型第88-116页
    4.1 引言第88-8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9-96页
        4.2.1 实验材料第89-92页
        4.2.2 光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92-94页
        4.2.3 太阳光强的测定第94-95页
        4.2.4 室外光化学实验第95-96页
        4.2.5 建立MPK Applet第9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6-114页
        4.3.1 太阳光强的变化第96-100页
        4.3.2 RIs(~1O_2,·OH和~3DOM*)的表观量子产量第100-101页
        4.3.3 RIs产生速率和光解速率常数的预测第101-109页
        4.3.4 预测方法的验证第109-111页
        4.3.5 MPK Applet第111-114页
    4.4 小结第114-116页
5 结论和建议第116-119页
    5.1 结论第116-117页
    5.2 创新点第117页
    5.3 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6页
作者简介第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亲电型与氧化还原介体型悬浮生物载体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协同TiO2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催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