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亲电型与氧化还原介体型悬浮生物载体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主要缩写表第22-23页
主要符号表第23-24页
1 绪论第24-47页
    1.1 背景第24-26页
    1.2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概述第26-32页
        1.2.1 活性污泥法第26-27页
        1.2.2 生物膜法第27-30页
        1.2.3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特点第30-31页
        1.2.4 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复合工艺第31-32页
    1.3 基于悬浮生物载体的生物处理工艺第32-37页
        1.3.1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第32-34页
        1.3.2 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复合工艺第34-37页
    1.4 生物载体第37-45页
        1.4.1 生物载体的作用第37-38页
        1.4.2 生物载体的发展历程第38-39页
        1.4.3 悬浮生物载体的技术要求第39-42页
        1.4.4 聚乙烯/聚丙烯基悬浮生物载体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第42-45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45-47页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5页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45-47页
2 亲电型悬浮生物载体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性能研究第47-71页
    2.1 引言第47页
    2.2 实验部分第47-54页
        2.2.1 生物载体亲电改性方法第47-49页
        2.2.2 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第49-50页
        2.2.3 力学性能测试第50-51页
        2.2.4 实验装置及运行情况第51-52页
        2.2.5 水质分析方法第52页
        2.2.6 载体表面生物膜量的分析方法第52-53页
        2.2.7 胞外聚合物分析方法第53页
        2.2.8 载体表面生物膜群落结构分析方法第53-5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4-70页
        2.3.1 亲电改性载体的表面物理化学表征第54-61页
        2.3.2 亲电改性载体表面生物膜生长情况第61-62页
        2.3.3 亲电改性载体对生物膜中胞外聚合物的影响第62-63页
        2.3.4 亲电改性载体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第63-68页
        2.3.5 亲电改性载体对生物膜中菌群结构的影响第68-70页
    2.4 小结第70-71页
3 氧化还原介体型悬浮生物载体的制备及其强化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性能第71-101页
    3.1 引言第71页
    3.2 实验部分第71-78页
        3.2.1 羰基化石墨烯氧化物改性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第71-74页
        3.2.2 生物炭改性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第74页
        3.2.3 实验装置及运行情况第74-76页
        3.2.4 水质分析方法第76-77页
        3.2.5 载体表面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第77-7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8-100页
        3.3.1 羰基化石墨烯氧化物改性生物载体的表面物理化学表征第78-81页
        3.3.2 羰基化石墨烯氧化物改性生物载体对苯酚废水降解性能的影响第81-84页
        3.3.3 羰基化石墨烯氧化物改性载体对甲基橙废水降解性能的影响第84-87页
        3.3.4 微生物群落结构第87-94页
        3.3.5 生物炭改性生物载体对苯酚废水降解性能的影响第94-100页
    3.4 小结第100-101页
4 基于亲电型悬浮生物载体的IFFAS工艺在颜料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第101-115页
    4.1 引言第101页
    4.2 实验部分第101-106页
        4.2.1 中试实验装置及运行策略第101-102页
        4.2.2 水质分析方法第102-103页
        4.2.3 载体表面生物膜量分析方法第103页
        4.2.4 分子生物学分析项目第103-105页
        4.2.5 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对TN去除影响的计算第105-10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6-114页
        4.3.1 中试IFFAS工艺中HRT对COD及氮的去除效率的影响第106-108页
        4.3.2 中试期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第108-112页
        4.3.3 基于亲电型悬浮载体的IFFAS工艺在升级改造后的运行情况第112-114页
    4.4 小结第114-115页
5 基于亲电型悬浮生物载体的IFFAS工艺在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第115-126页
    5.1 引言第115页
    5.2 实验部分第115-119页
        5.2.1 实验装置第115-116页
        5.2.2 中试运行策略第116-117页
        5.2.3 水质分析方法第117页
        5.2.4 载体表面生物膜量分析方法第117-118页
        5.2.5 荧光原位杂交(FISH)第118-11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9-125页
        5.3.1 中试IFFAS工艺中亲电改性载体表面生物膜生长情况第119-120页
        5.3.2 中试IFFAS工艺中载体表面生物膜上功能微生物的分布第120-121页
        5.3.3 中试IFFAS工艺对COD及氮的去除效果第121-123页
        5.3.4 基于亲电型悬浮载体的IFFAS工艺在升级改造后的运行情况第123-125页
    5.4 小结第125-12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26-129页
    6.1 结论第126-128页
    6.2 创新点第128页
    6.3 展望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1页
附件A 某颜料生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第三方水质检测报告第141-165页
附件B 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第三方水质检测报告第165-189页
附件C 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混凝—砂滤现场小试实验第189-195页
作者简介第19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95-197页
致谢第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卤氧化铋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降解环境污染物研究
下一篇:黄河三角洲水体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光解动力学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