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与成因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1.1 题目来源第7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7-11页
        1.3.1 “岩溶”概念第7页
        1.3.2 岩溶类型划分第7-9页
        1.3.3 岩溶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第9-10页
        1.3.4 鄂尔多斯盆地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研究内容第11页
        1.4.1 岩溶储层特征研究第11页
        1.4.2 岩溶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第11页
        1.4.3 岩溶储层溶蚀机理研究第11页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第11-12页
    1.6 工作安排及完成工作量第12-14页
        1.6.1 工作安排第12-13页
        1.6.2 完成工作量第13-1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4-21页
    2.1 构造演化特征第14-17页
    2.2 地层特征第17-18页
    2.3 沉积特征第18-21页
第3章 岩溶储层特征第21-31页
    3.1 储层的岩石类型第21-24页
        3.1.1 砂屑灰岩第21-23页
        3.1.2 生物碎屑灰岩第23页
        3.1.3 细晶白云岩第23页
        3.1.4 砾屑灰岩第23-24页
        3.1.5 藻灰岩第24页
        3.1.6 泥晶灰岩第24页
    3.2 储集空间类型第24-28页
        3.2.1 宏观储集空间类型第24-25页
        3.2.2 微观储集空间类型第25-28页
        3.2.3 白云岩和灰岩储集空间类型差异第28页
    3.3 物性特征第28-31页
第4章 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演化序列第31-40页
    4.1 成岩作用类型第31-37页
        4.1.1 溶蚀作用第31-32页
        4.1.2 交代作用第32-34页
        4.1.3 压实压溶作用第34-35页
        4.1.4 胶结-充填作用第35-37页
    4.2 成岩演化过程第37-40页
        4.2.1 成岩阶段的划分第37-38页
        4.2.2 成岩演化过程第38-40页
第5章 主控制因素分析第40-42页
    5.1 岩石类型是优质岩溶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第40页
    5.2 构造运动是优质岩溶储层形成的必要条件第40-41页
    5.3 溶蚀作用是优质岩溶储层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第41-42页
第6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南部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下一篇: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段储层特征及优势通道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