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道德语句的非认知主义语义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27页
    1.本文的研究缘起第11-12页
    2.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3.本文的结构设置及所做工作第20-27页
一、一个语义学理论:非认知主义第27-49页
    1.非认知主义的主要观点第27-33页
    2.支持非认知主义的论证第33-44页
    3.非认知主义应重视的问题第44-48页
    小结第48-49页
二、弗雷格-吉奇难题和一厢情愿问题第49-69页
    1.弗雷格-吉奇难题以及非认知主义的解决方案第49-59页
    2.“一厢情愿”问题第59-62页
    3.对多尔的论证的回应第62-67页
    4.一厢情愿问题是一个真正的难题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三、关于道德判断动机内在主义的问题第69-89页
    1.动机内在主义第70-76页
    2.动机内在主义的反例:道德冷漠第76-81页
    3.动机内在主义的辩护及其问题第81-86页
    小结第86-89页
四、关于道德的心灵独立性特征的问题第89-101页
    1.非认知主义与道德的心灵独立性疑难第90-94页
    2.辛克莱的非认知主义方案及其问题第94-98页
    3.外在解释方案及其问题第98-100页
    小结第100-101页
五、非认知主义的道德不确定性理论第101-115页
    1.背景知识第102-103页
    2.道德标准是一种分类标准第103-105页
    3.根本的道德不确定是分类不确定第105-110页
    4.非认知主义对道德不确定性和道德重要性的解释第110-112页
    小结第112-115页
六、非认知主义和适真性极简主义的兼容性第115-125页
    1.两个困境第116-118页
    2.适真性极简主义和非认知主义的不一致第118-119页
    3.非认知主义走出困境的方案第119-120页
    4.实质信念的功能第120-124页
    小结第124-125页
结束语第125-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榆林地区政权建设与社会重构研究(1949-1952)
下一篇:中国佛教二十诸天图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