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1.1 航空航天结构热属性监测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1.2 三维曲面形态感知与监测方法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1 航空航天结构热属性监测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2 三维曲面形态感知与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分布式光纤光栅监测系统研究 | 第22-34页 |
2.1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工作机理 | 第22-25页 |
2.1.1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机理 | 第23页 |
2.1.2 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机理 | 第23-24页 |
2.1.3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数值仿真 | 第24-25页 |
2.2 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系统构成 | 第25-32页 |
2.2.1 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损耗研究 | 第25-30页 |
2.2.2 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总成 | 第30-31页 |
2.2.3 光纤光栅传感器配置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光纤光栅传感器与复合材料结构集成方法研究 | 第34-43页 |
3.1 传感器集成粘结剂选型研究 | 第34-36页 |
3.2 光纤光栅传感器表贴方法研究 | 第36页 |
3.3 光纤光栅传感器植入方法研究 | 第36-42页 |
3.3.1 复合材料/铝合金胶接结构制作及植入工艺 | 第37-38页 |
3.3.2 试验系统搭建与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铝合金板结构热属性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 第43-57页 |
4.1 光纤光栅传感器热应变监测原理 | 第43-44页 |
4.2 铝板结构热膨胀系数算法研究 | 第44-46页 |
4.2.1 基于光纤光栅的测量热膨胀系数常规算法 | 第44页 |
4.2.2 基于应变转换矩阵测量热膨胀系数算法 | 第44-46页 |
4.3 铝板结构热载荷有限元仿真模拟 | 第46-50页 |
4.4 试验系统搭建 | 第50-52页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4.5.1 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光谱温度响应特性 | 第52页 |
4.5.2 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灵敏度曲线 | 第52-53页 |
4.5.3 铝板热应变及热变形随温度变化特性 | 第53-54页 |
4.5.4 铝板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特性 | 第54-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空间环境碳纤维板结构热属性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 第57-66页 |
5.1 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结构特性分析 | 第57-58页 |
5.2 试验系统搭建 | 第58-60页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5.3.1 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光谱温度响应特性 | 第60-61页 |
5.3.2 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灵敏度曲线 | 第61-62页 |
5.3.3 碳纤维板热应变随温度变化特性 | 第62-64页 |
5.3.4 碳纤维板热膨胀系数结果分析 | 第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三维曲面形态分布式光纤感知与监测技术研究 | 第66-89页 |
6.1 空间三维曲面重构算法研究 | 第66-71页 |
6.1.1 离散曲率连续化方法 | 第66-68页 |
6.1.2 空间节点坐标递推 | 第68-71页 |
6.2 薄板结构有限元仿真及算法验证 | 第71-75页 |
6.2.1 环氧树脂板结构仿真模拟 | 第71-73页 |
6.2.2 铝合金板结构仿真模拟 | 第73-75页 |
6.3 薄板结构光纤光栅传感网络优化布局研究 | 第75-76页 |
6.4 薄板结构形态感知与重构试验 | 第76-83页 |
6.4.1 试验系统搭建 | 第76-78页 |
6.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8-83页 |
6.5 基于LABVIEW三维曲面重构可视化系统研究 | 第83-88页 |
6.5.1 可视化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84页 |
6.5.2 可视化系统的软件开发 | 第84-87页 |
6.5.3 可视化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87-8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全文主要工作 | 第89-90页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