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

高速铁路蒸养GFRP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损伤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22页
        1.2.1 蒸养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GFRP筋抗拉强度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3 混凝土与GFRP筋粘结性能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第22-24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4页
        1.3.2 研究目标第24页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4页
    1.5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2章 研究方法及试件制作第26-38页
    2.1 研究方法第26-30页
        2.1.1 蒸养混凝土性能损伤研究方法第26-27页
        2.1.2 蒸养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研究方法第27-28页
        2.1.3 蒸养混凝土与GFRP筋粘结性能损伤研究方法第28页
        2.1.4 蒸养GFRP筋混凝土梁损伤演化过程研究方法第28-29页
        2.1.5 蒸养GFRP筋混凝土性能损伤预测模型研究方法第29页
        2.1.6 蒸养GFRP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修正研究方法第29-30页
    2.2 试件制作第30-38页
        2.2.1 原材料第30-32页
        2.2.2 养护制度第32-33页
        2.2.3 试件设计第33-38页
第3章 蒸养混凝土损伤分析第38-62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试验方法第38-40页
    3.3 蒸养混凝土损伤规律分析第40-56页
        3.3.1 蒸养混凝土表观形貌第40-41页
        3.3.2 水化产物微观形貌第41-45页
        3.3.3 蒸养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第45-47页
        3.3.4 蒸养混凝土抗压性能第47-50页
        3.3.5 蒸养混凝土抗拉性能第50-52页
        3.3.6 蒸养混凝土孔隙结构第52-56页
    3.4 蒸养混凝土损伤机理分析第56-59页
        3.4.1 蒸养混凝土水化机理分析第56页
        3.4.2 蒸养混凝土水化物相分析第56-57页
        3.4.3 蒸养混凝土水化热分析第57-58页
        3.4.4 蒸养混凝土水化速率分析第58-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4章 蒸养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分析第62-91页
    4.1 引言第62页
    4.2 试验方法第62-66页
    4.3 蒸养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规律分析第66-85页
        4.3.1 GFRP筋表观形貌第66-67页
        4.3.2 GFRP筋微观结构形貌第67-71页
        4.3.3 GFRP筋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第71-72页
        4.3.4 GFRP筋内部元素特征分析第72页
        4.3.5 GFRP筋吸湿性能第72-79页
        4.3.6 GFRP筋抗拉性能第79-85页
    4.4 蒸养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机理分析第85-89页
        4.4.1 蒸养高温环境对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85-86页
        4.4.2 蒸养水环境对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86-87页
        4.4.3 蒸养混凝土碱性环境对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87页
        4.4.4 蒸养混凝土内部附加应力对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87-88页
        4.4.5 蒸养混凝土孔隙或裂缝对GFRP筋抗拉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88-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蒸养混凝土与GFRP筋粘结性能损伤分析第91-114页
    5.1 引言第91页
    5.2 试验方法第91-92页
    5.3 蒸养混凝土与GFRP筋粘结性能损伤规律分析第92-108页
        5.3.1 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第93-95页
        5.3.2 荷载—挠度曲线第95-99页
        5.3.3 荷载—滑移曲线第99-101页
        5.3.4 滑移荷载第101-103页
        5.3.5 最大粘结强度理论分析第103-107页
        5.3.6 界面断裂性能分析第107-108页
    5.4 蒸养混凝土与GFRP筋粘结性能损伤机理分析第108-111页
        5.4.1 蒸养高温高湿度环境对粘结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109页
        5.4.2 蒸养混凝土强度对粘结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109-110页
        5.4.3 蒸养混凝土表层损伤对粘结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110-111页
        5.4.4 蒸养混凝土内部附加应力对粘结性能损伤影响分析第111页
    5.5 本章小结第111-114页
第6章 蒸养GFRP筋混凝土梁损伤分析第114-131页
    6.1 引言第114-115页
    6.2 损伤本构模型第115-116页
    6.3 蒸养GFRP筋混凝土梁模型建立第116-118页
        6.3.1 材料参数第116页
        6.3.2 采用模型单元第116-117页
        6.3.3 模型的建立与处理第117-118页
    6.4 模型验证第118-120页
        6.4.1 应变变化分析第118-119页
        6.4.2 荷载—挠度曲线分析第119-120页
    6.5 蒸养GFRP筋混凝土梁损伤演化规律分析第120-125页
        6.5.1 损伤分布第120-121页
        6.5.2 蒸养GFRP筋混凝土梁阻裂分析第121-122页
        6.5.3 蒸养GFRP筋混凝土梁能量耗散分析第122-125页
    6.6 GFRP筋配筋率对蒸养混凝土梁损伤性能影响分析第125-130页
        6.6.1 GFRP筋配筋率对超筋梁与适筋梁影响分析第125-128页
        6.6.2 GFRP筋配筋率对少筋梁影响分析第128-130页
    6.7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7章 蒸养GFRP筋混凝土损伤预测模型第131-150页
    7.1 引言第131页
    7.2 蒸养混凝土强度损伤预测模型第131-134页
        7.2.1 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第131-132页
        7.2.2 蒸养混凝土强度损伤预测模型第132-134页
    7.3 蒸养混凝土中GFRP筋抗拉强度损伤预测模型第134-140页
        7.3.1 宏观力学性能退化模型第134-135页
        7.3.2 微观扩散模型第135-136页
        7.3.3 GFRP筋抗拉强度预测模型第136-138页
        7.3.4 蒸养混凝土中GFRP筋抗拉强度损伤预测模型第138-140页
    7.4 蒸养混凝土与GFRP筋粘结强度损伤预测模型第140-148页
        7.4.1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第140-142页
        7.4.2 粘结强度计算模型第142-144页
        7.4.3 粘结强度损伤预测模型第144-148页
    7.5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第8章 蒸养GFRP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修正研究第150-167页
    8.1 引言第150页
    8.2 破坏形态第150-153页
    8.3 正截面承载力设计第153-156页
        8.3.1 现行GFRP筋混凝土的正截面承载力设计规范第153-154页
        8.3.2 蒸养GFRP筋混凝土相关强度损伤分析第154-155页
        8.3.3 蒸养GFRP筋混凝土正截面承载力设计修正第155-156页
    8.4 裂缝宽度第156-160页
        8.4.1 现行裂缝宽度理论计算规范第156-157页
        8.4.2 蒸养GFRP筋混凝土裂缝机理分析第157-158页
        8.4.3 蒸养GFRP筋混凝土裂缝宽度计算修正模型第158-160页
    8.5 正截面抗弯刚度第160-165页
        8.5.1 现行抗弯刚度设计规范第160-161页
        8.5.2 蒸养GFRP筋混凝土试验刚度第161-162页
        8.5.3 蒸养GFRP筋混凝土短期刚度计算修正第162-165页
    8.6 蒸养GFRP筋混凝土构造要求修正建议第165-166页
        8.6.1 蒸养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第165页
        8.6.2 蒸养混凝土中GFRP筋配筋建议第165-166页
    8.7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67-170页
    9.1 结论第167-169页
    9.2 创新点第169页
    9.3 展望第169-170页
致谢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82页
附录一 :插图索引第182-185页
附录二 :表格索引第185-18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第186-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MT/PZT异质叠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侵蚀性离子作用下矿渣-水泥复合浆体C-S-H微结构形成与演变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