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委陵菜族的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学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主要结果概括 | 第14-16页 |
1.4 展望 | 第16-20页 |
2 委陵菜族的分子系统学 | 第20-44页 |
2.1 引言 | 第20-26页 |
2.2 材料方法 | 第26-28页 |
2.2.1 取样策略及材料概括 | 第26页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及产物测序 | 第26-27页 |
2.2.3 系统进化分析 | 第27-28页 |
2.3 结果 | 第28-36页 |
2.3.1 序列及系统进化树基本信息 | 第28页 |
2.3.2 委陵菜族下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 第28-29页 |
2.3.3 山莓草属的多系性 | 第29-30页 |
2.3.4 蕨麻属系统进化关系 | 第30-36页 |
2.4 讨论 | 第36-44页 |
2.4.1 委陵菜族的进化和系统 | 第36-40页 |
2.4.2 山莓草属的分类 | 第40-42页 |
2.4.3 其他属的分类 | 第42-44页 |
3 关键形态性状的进化及系统学价值 | 第44-52页 |
3.1 引言 | 第44-4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3.2.1 雄蕊数目 | 第46-47页 |
3.2.2 花药结构 | 第47-49页 |
3.2.3 花柱类型 | 第49-51页 |
3.3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4 生物地理学 | 第52-64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53-55页 |
4.2.1 材料及分子标记 | 第53-54页 |
4.2.2 分化时间估算 | 第54页 |
4.2.3 祖先分布区重建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4.3.1 分化时间 | 第55-58页 |
4.3.2 祖先分布区重建 | 第58-60页 |
4.3.3 蕨麻属的辐射分化 | 第60-61页 |
4.3.4 山莓草类群的适应性分化 | 第61页 |
4.4 展望 | 第61-64页 |
5 蕨麻属分类修订(部分)及新种描述 | 第64-74页 |
5.1 蕨麻属简介 | 第64页 |
5.2 蕨麻属的分类学地位 | 第64-66页 |
5.3 西藏地区的蕨麻属 | 第66-67页 |
5.4 蕨麻属一新种 | 第67-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附录A 甜菜素的起源与进化 | 第84-112页 |
附录B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取样表 | 第112-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