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锑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6-17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7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7-20页
        1.3.1 碳基负极材料第18-19页
        1.3.2 合金反应型负极材料第19页
        1.3.3 转换反应型负极材料第19-20页
    1.4 双离子电池概述第20-23页
        1.4.1 钠离子型双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0-21页
        1.4.2 钠离子型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第21页
        1.4.3 钠离子型双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第21-22页
        1.4.4 钠离子型双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第22-23页
    1.5 锑基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5-27页
第二章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第27-43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2.2.1 实验主要原料第28-29页
        2.2.2 实验表征方法第29-30页
        2.2.3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41页
        2.3.1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机理第30-31页
        2.3.2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第31-34页
        2.3.3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34-36页
        2.3.4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6-41页
            2.3.4.1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第36页
            2.3.4.2 恒流充放电曲线和CV曲线测试第36-38页
            2.3.4.3 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测试第38-41页
    2.4 本章小节第41-43页
第三章 新型钠离子基双离子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43-59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3.2.1 实验主要原料第44-45页
        3.2.2 实验表征方法第45页
        3.2.3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5-57页
        3.3.1 钠离子基双离子全电池的工作机理第45-46页
        3.3.2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第46-48页
        3.3.3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8-50页
            3.3.3.1 半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第48-49页
            3.3.3.2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测试第49-50页
            3.3.3.3 金属锑/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CV测试第50页
        3.3.4 膨胀石墨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50-51页
        3.3.5 膨胀石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1-53页
            3.3.5.1 半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第51-52页
            3.3.5.2 膨胀石墨的循环性能和CV测试第52-53页
        3.3.6 钠离子基双离子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3-57页
            3.3.6.1 钠离子基双离子全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第53页
            3.3.6.2 钠离子基双离子全电池的CV测试第53-54页
            3.3.6.3 钠离子基双离子全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测试第54-55页
            3.3.6.4 ClO_4~-和-Na~+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55-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全文总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9页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1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1-72页
附件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混湍流燃烧大涡模拟
下一篇: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系统的MPPT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