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7页 |
一、联合治疗诱导小鼠视神经损伤与再生 | 第17-41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7-28页 |
1.1.1 小鼠 | 第17页 |
1.1.2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1.1.3 AAV-shPTEN-GFP质粒的构建 | 第19-20页 |
1.1.4 玻璃体腔眼内注药 | 第20页 |
1.1.5 腺相关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及Pten基因沉默效率的测定 | 第20页 |
1.1.6 聚合酶链反应(PCR) | 第20-23页 |
1.1.7 免疫荧光染色及分析 | 第23-25页 |
1.1.8 视神经损伤 | 第25页 |
1.1.9 视神经再生治疗方案 | 第25-26页 |
1.1.10 视神经的处理 | 第26-27页 |
1.1.11 神经轴突再生的测量 | 第27-28页 |
1.1.12 统计学分析 | 第28页 |
1.2 结果 | 第28-36页 |
1.2.1 AAV-shPTEN-GFP对视网膜转染效率的测定 | 第28-30页 |
1.2.2 AAV-shPTEN-GFP基因沉默效率的测定 | 第30-33页 |
1.2.3 小鼠视神经再生的成功诱导 | 第33-36页 |
1.3 讨论 | 第36-39页 |
1.3.1 基因沉默Pten与小鼠视神经再生(再生方案的背景一) | 第36页 |
1.3.2 眼内炎症反应与小鼠视神经再生(再生方案的背景二) | 第36-37页 |
1.3.3 BXD重组近交系小鼠Pten与Ocm的表达特征(再生方案的论证与确定) | 第37-39页 |
1.3.4 联合治疗诱导小鼠视神经损伤与再生(再生方案的实施) | 第39页 |
1.4 小结 | 第39-41页 |
二、基因遗传背景对BXD小鼠视神经再生的影响 | 第41-67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41-47页 |
2.1.1 小鼠 | 第41-42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2.1.3 玻璃体腔眼内注药 | 第43页 |
2.1.4 视神经损伤 | 第43页 |
2.1.5 视神经再生治疗方案 | 第43-44页 |
2.1.6 视神经的处理 | 第44页 |
2.1.7 神经轴突再生的测量 | 第44-45页 |
2.1.8 影响BXD小鼠视神经再生的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 第45-46页 |
2.1.9 QTL区域内的候选基因分析 | 第46页 |
2.1.10 其他再生相关基因分析 | 第46-47页 |
2.1.11 统计学分析 | 第47页 |
2.2 结果 | 第47-61页 |
2.2.1 BXD小鼠视神经轴突再生数量 | 第47-50页 |
2.2.2 BXD小鼠视神经轴突再生长度 | 第50页 |
2.2.3 AAV-shPTEN-GFP对视神经再生极端小鼠转染效率的测定 | 第50-52页 |
2.2.4 BXD小鼠视神经再生的数量遗传性状定位 | 第52页 |
2.2.5 影响BXD小鼠视神经再生的基因筛选 | 第52-59页 |
2.2.6 其他再生相关基因分析 | 第59-61页 |
2.3 讨论 | 第61-66页 |
2.3.1 BXD重组近交系小鼠的视神经再生 | 第61页 |
2.3.2 小鼠视神经再生是一个复杂的遗传性状 | 第61-62页 |
2.3.3 遗传性状映射关联分析 | 第62-63页 |
2.3.4 BXD小鼠视神经再生的遗传性状映射关联分析 | 第63-65页 |
2.3.5 其他再生相关基因对BXD小鼠的视神经再生影响 | 第65-66页 |
2.4 小结 | 第66-67页 |
全文结论 | 第67-6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综述 小鼠视神经损伤与再生研究进展 | 第82-10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9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个人简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