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油气层物理论文

层状岩体界面力学性质测定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1.3.1 层状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2 岩石力学试验方法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地层界面力学性质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4 地层界面表面形态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第21-22页
第2章 层状砂岩界面微观力学性质研究第22-35页
    2.1 前期准备第22-24页
    2.2 层状砂岩细观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质的影响第24-27页
        2.2.1 电镜扫描实验设备及原理第24-25页
        2.2.2 实验结果分析第25-27页
        2.2.3 细观结构对力学性质的影响第27页
    2.3 层状砂岩矿物成分及其对力学性质的影响第27-34页
        2.3.1 全岩矿物扫描设备第27-28页
        2.3.2 实验结果分析第28-32页
        2.3.3 矿物成分对力学性质的影响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层状砂岩界面宏观力学性质研究第35-57页
    3.1 三轴力学实验第35-46页
        3.1.1 三轴力学设备第35-36页
        3.1.2 试样制备第36-38页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46页
    3.2 层状砂岩力学指数Z的建立第46-51页
        3.2.1 力学特性分析第46-48页
        3.2.2 层状砂岩力学指数Z的建立第48页
        3.2.3 层状砂岩力学指数Z的可行性分析第48-50页
        3.2.4 层状砂岩界面分级评判第50-51页
    3.3 室内直剪试验第51-56页
        3.3.1 试样制备第51-52页
        3.3.2 剪切实验原理及步骤第52-53页
        3.3.3 实验结果第53-55页
        3.3.4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计算第55-56页
        3.3.5 岩样破坏模式分析第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岩石界面粗糙度的分形描述第57-69页
    4.1 分形理论概述第57-59页
    4.2 分形理论在岩石领域中的应用第59页
    4.3 JRC估测方法第59-61页
    4.4 岩样表面轮廓数据测量方法第61-66页
        4.4.1 实验装置第61页
        4.4.2 实验步驟第61-63页
        4.4.3 实验结果第63-66页
    4.5 界面表面形态的分形估测第66-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岩石界面抗剪强度经验估算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第69-78页
    5.1 界面粗糙度与抗剪强度的理论模型推导第69-70页
    5.2 岩石界面抗剪强度估算方法第70-74页
        5.2.1 Patton剪胀公式第70-71页
        5.2.2 Ladanyi和Archambault抗剪强度公式第71页
        5.2.3 JRC-JCS模型第71-74页
        5.2.4 总结第74页
    5.3 界面抗剪强度的分维估算第74-77页
        5.3.1 本文采用的界面抗剪强度估算方法第74-75页
        5.3.2 抗剪强度计算过程第75-77页
    5.4 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79页
    6.2 建议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H疏松砂岩破裂压力预测与提压注水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YB气藏水平井产气剖面评价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