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疏松砂岩破裂压力预测与提压注水可行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1.2.1 岩石力学参数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地应力参数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破裂压力预测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储层岩石力学参数评价与实验 | 第16-41页 |
2.1 目标区室内岩石力学参数实验研究 | 第16-24页 |
2.1.1 单轴抗拉室内实验 | 第18-20页 |
2.1.2 声波时差测定 | 第20-21页 |
2.1.3 三轴应力室内实验 | 第21-24页 |
2.2 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24-33页 |
2.2.1 声波传播速度与岩石力学参数的关系 | 第25-27页 |
2.2.2 岩石力学参数动静转换的关系 | 第27-28页 |
2.2.3 BH油田研究目标矿场地层强度剖面建立 | 第28-33页 |
2.3 地应力研究 | 第33-40页 |
2.3.1 地应力研究的地质力学观点和方法 | 第33-34页 |
2.3.2 地漏试验法确定地应力构造应力系数 | 第34-37页 |
2.3.3 BH油田地应力剖面建立 | 第37-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破裂压力预测理论及主控因素分析 | 第41-60页 |
3.1 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型评价 | 第41-42页 |
3.2 注水直井破裂压力预测模型 | 第42-51页 |
3.2.1 注水直井井壁围岩中的应力 | 第42-49页 |
3.2.2 疏松砂岩岩石破坏机理及起裂准则 | 第49-51页 |
3.3 注水斜井、水平井破裂压力预测模型 | 第51-55页 |
3.3.1 井壁围岩中的应力 | 第51-54页 |
3.3.2 起裂准则 | 第54-55页 |
3.4 注水井破裂压力主控因素 | 第55-59页 |
3.4.1 岩石力学参数影响 | 第55-56页 |
3.4.2 地应力影响 | 第56页 |
3.4.3 井眼轨迹参数影响 | 第56-57页 |
3.4.4 地层参数影响 | 第57页 |
3.4.5 热应力和表皮效应影响 | 第57-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破裂压力矿场测试与模型标定 | 第60-75页 |
4.1 矿场测试方法 | 第60-63页 |
4.1.1 SRT方法介绍 | 第60-62页 |
4.1.2 SRT施工步骤 | 第62-63页 |
4.2 矿场测试结果与评价 | 第63-69页 |
4.2.1 SRT数据计算分析方法和步骤 | 第63-66页 |
4.2.2 矿场测试井SRT测试分析结果 | 第66-69页 |
4.3 破裂压力预测模型标定与分析 | 第69-73页 |
4.3.1 破裂压力预测模型校正与标定 | 第70-72页 |
4.3.2 研究目标破裂压力理论预测与评价 | 第72-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提升井口注水压力可行性分析 | 第75-83页 |
5.1 井口压力提升幅度评价 | 第75-80页 |
5.1.1 注水井注水压力分析 | 第75-77页 |
5.1.2 注水井破裂压力分析与提压幅度确定 | 第77-80页 |
5.2 提升注水注入能力及其对水质达标处理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 提升井口注水压力可行性评价 | 第81-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