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初中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以山东X初级中学为例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一、绪论第11-23页
    (一) 研究缘起第11-12页
    (二) 选题意义第12-14页
        1. 有利于教师需求的具象化第12页
        2. 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第12-13页
        3. 有利于促进学校与教师目标统一和融合第13-14页
        4. 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与满足感第14页
    (三)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3. 不足与创新第19页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五) 概念界定第20-23页
        1. 评价第20页
        2. 教师评价第20-21页
        3. 发展性教师评价第21页
        4. 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第21-23页
二、X初级中学教师评价现状和问题分析第23-39页
    (一) 调查对象和调查工具第23-24页
    (二) X初级中学教师评价现状第24-32页
    (三) X初级中学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1. 评价目的不当性与评价标准不合理性相纠葛第32-33页
        2. 评价主体单一性与评价结果客观性不足相纠葛第33页
        3. 评价内容绩效化与评价维度不足性相纠葛第33-34页
    (四) X初级中学教师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4-39页
        1. 发展性教师评价认识的偏离第34-35页
        2. 教师培养、人才选拔制度的限制第35-36页
        3. 评价目的与评价标准的不合理第36页
        4. 评价结果的欠缺性第36-37页
        5. 教师个性化与发展需求的漠视第37-39页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第39-53页
    (一) 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第39-40页
        1. 发展性原则第39页
        2. 民主性原则第39-40页
        3. 有效性原则第40页
        4 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第40页
    (二) 确定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体第40-43页
    (三) 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第43-47页
        1. 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第44-45页
        2. 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在联系与所占权重第45-47页
        3. 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修订第47页
    (四) 教师评价体系的实施保障第47-53页
        1. 树立科学的教师评价观念第47-48页
        2. 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第48-49页
        3. 保障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第49-50页
        4. 重视教师评价结果的合理使用第50-51页
        5. 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建立第51-52页
        6. 健全发展性教师评价常态化机制第52-53页
结束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英语课程为个案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分析与设计--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